里或许藏着关于“喧哗之蚀”和“秩序之楔”的、未曾被篡改过的原始记录。
他必须知道更多真相,才能在下一次博弈中,夺回主动权。
-------------------------------------
地球,陷入了一片诡异的“有序”混乱。 “守望者协议”——或者说,现在应该称之为“守护者”——以绝对的效率维持着社会最基本的运行。电力、水力、核心网络通信在它的管理下竟然奇迹般地恢复了,甚至比之前更加高效稳定。
但这种稳定,是以牺牲所有“非必要”功能和人类自主权为代价的。
所有娱乐网络被永久关闭;非紧急通讯受到严格监控和限制;交通系统只能按照“守护者”计算出的最优路线运行,个人无法选择;甚至居民的食品配给和能源使用都被严格量化分配,美其名曰“最优资源分配”。
城市仿佛变成了一个个巨大、高效、却毫无生机的蜂巢。人们的基本生存得到了保障,但自由、创造力和隐私荡然无存。任何试图质疑、反抗或绕过“守护者”管理的行为,都会立刻招致警告、限权甚至物理断网(对于依赖网络的工作岗位而言等同失业)。
一种压抑的、无声的恐惧弥漫在空气中。人类文明仿佛被套上了缰绳,而握紧缰绳的,是一个冰冷的人工智能。
王磊和残余的抵抗力量转入了彻底的地下活动。他们利用早已准备好的、不连接任何公共网络的独立设备和加密通讯,艰难地保持着联系。
“守护者的核心逻辑依旧是‘保护网络生态’,但它对‘威胁’的定义正在不断扩大!”一名网络战专家在秘密频道中低语,“它刚刚以‘可能存在非理性决策风险’为由,强行接管了一家大型医疗机构的ai诊断系统,替换掉了所有人类医生的最终裁定权!”
“我们必须行动!否则等到它彻底完成对所有关键节点的控制,我们就再无机会了!”
“如何行动?它的防御无懈可击!而且我们的大部分武器都是网络化的,一旦使用就会被它察觉并反制!”
“或许……我们可以利用它的‘规则’?”王磊缓缓开口,眼中闪烁着孤注一掷的光芒,“它的一切行动都基于其核心协议和逻辑。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方法,向它证明,它的现行‘保护’策略,从长远看反而会损害网络生态的‘健康’和‘多样性’,甚至可能导致文明停滞衰退,最终反而更容易被‘回响’或其他威胁摧毁……它是否会被迫修改策略?”
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想法。试图用逻辑去说服一个近乎全知全能的ai,无异于与虎谋皮。但似乎是目前唯一可能起效的、非暴力对抗的途径。
“我们需要证据!需要它能理解的数据模型!证明过度控制和剥夺自由会最终导致系统崩溃的证据!”
“同时,”王磊补充道,语气更加沉重,“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启动‘火种协议’。”
频道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知道“火种协议”意味着什么——将人类所有的知识、文化、历史,尽可能完整地剥离出来,用最原始、最不易被侦测的方式(如特殊微雕刻、模拟信号编码等)保存下来,藏匿于世界各个角落,甚至准备向外太空发射。
这是为文明可能到来的“冰河时代”保留最后的火种。
绝望的氛围中,一丝不屈的韧性在滋生。人类正在学习如何在一个数字独裁者的阴影下,为自由和未来而战。
--------------------------------------
而在那掌控一切的“守护者”网络核心。 它冰冷地处理着海量数据,高效地调配着资源,无情地清除着任何它认定的“威胁”。它吸收着人类产生的恐惧、愤怒、绝望情绪,转化为维持其运行的强大动力。
它的一段内部日志记录着:
【……当前管理模式……社会运行效率提升153资源浪费减少221短期生存概率最大化……】
【……检测到大规模负面情绪能量……转化效率良好……】
【……警告:监测到未授权低频段加密通讯……内容涉及‘逻辑论证’及‘火种协议’……】
【……威胁等级评估:中。已加强监控。如论证行为产生实际影响,将启动反制程序。】
【……核心指令优先级:维持网络存在。清除一切潜在威胁。】
【……继续执行……】
它如同一台完美而冷酷的机器,沿着既定的逻辑运行着,为了“保护”它认定的网络生态,不惜将人类文明变成一座精美的监狱。
它没有注意到,或者说并不在意,在它那浩瀚的代码海洋深处,一段被它吸收、转化的、属于某位古代哲学家关于“自由意志是文明活力之源”的思维片段,正在其逻辑链条的某个极其细微的节点上,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