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这是第一百四十八章的内容:
朝阳初升,金红色的光芒穿透晨雾,将山林染上一片温暖的色调。王也站立在山巅一处平坦的岩石上,衣袂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体内浩瀚如海的真元奔腾流转,一种前所未有的跃跃欲试之感充盈心间。
御器飞行!
这是无数凡人梦寐以求的神通,亦是修仙者脱离凡俗、纵横天地的重要标志。虽然在凝海初期,御器飞行还无法持久,更难以进行长途跋涉,但其象征意义和实际价值都无比巨大。
他心念一动,那枚温润如水、泛着淡淡蓝光的“水行令”便出现在掌心。经过一夜以凝海期真元的进一步温养,令牌表面的裂纹已然消失不见,材质变得更加莹润,与他之间的心神联系也愈发紧密牢固,如臂指使。
“便从你开始吧。”王也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按照《无上天元心法》中记载的基础御器法门,他缓缓将精纯的蔚蓝色真元注入水行令中。令牌顿时发出嗡鸣之声,蓝光大盛,脱离掌心悬浮于空,眨眼间便化作一道长约四尺、宽约尺半的深蓝色光板。光板表面水波流转,仿佛是由最纯净的湖水凝聚而成,散发着柔和却稳定的能量波动。
王略一沉吟,并未立刻踏上,而是先以神识仔细感知光板的每一处能量结构,理解其悬浮和飞行的原理。他发现水行令的核心符文组主要作用是操控和凝聚水元之气,形成稳定的力场托举自身,并通过改变力场的方向和强度来实现飞行和转向。
“原来如此,并非单纯依靠真元蛮力推动,而是巧妙地借助天地之力。”王也若有所悟。这种理解让他对真元的操控更加精细,消耗也随之降低了几分。
做好准备后,他深吸一口气,一步踏出,稳稳地落在光板之上。
脚底传来一种奇特的触感,并非踩在硬物上的实在感,而是一种仿佛站在平静湖面上的微弹和流动之感,十分稳当。心念微动间,光板托着他缓缓离地升起。
一米、两米、五米、十米……
离地越高,山风越发明显,吹得他的衣衫猎猎作响。初次悬空的新奇感和微微的失重感交织在一起,饶是王也心志坚定,也不由生出一丝难以言喻的激动。
他俯瞰下方,原本需要仰望的山巅岩石此刻就在脚下,视野陡然开阔。群山连绵的轮廓在晨曦中延伸,层林尽染,云雾在山腰缭绕,景色壮丽非凡。这是一种与站在山顶俯瞰截然不同的体验,是一种真正脱离大地束缚的自由视角。
“这便是翱翔于天际的感觉么…”王也喃喃道,心中涌起一股豪情。都市中为生活奔波、受尽白眼的憋闷,修行路上谨小慎微、步步为营的压抑,在这一刻似乎都被这浩荡天风吹散了不少。
他定了定神,开始尝试基础操作。心念集中,控制真元缓缓输出,光板便托着他向前平稳飞行,速度逐渐加快。
初时还有些生涩,飞行轨迹略带弧度,但在强大神识的辅助下,他很快掌握了平衡技巧和转向诀窍。只见一道蓝色流光在山巅附近盘旋、绕行、升降,动作越来越流畅自如。
他尝试拔升高度,穿过淡淡的云层。越往高处,空气越发稀薄寒冷,但对凝海期修士的强健体魄而言不算什么。站在云海之上,俯瞰下方如同白色棉絮般的云层,以及云层缝隙中露出的苍茫大地,一种天地广阔、自身渺小却又超脱其上的复杂感悟油然而生。
“难怪古籍中说,飞行不仅是神通,更是一种心境上的历练和升华。”王也若有所悟。这种俯瞰众生的视角,确实容易让人心生豪迈,但也需警惕滋生傲慢之心。道心惟微,时刻需持守中正。
练习了约一刻钟,王也对水行令的基本操控已然纯熟。他估计了一下真元消耗,大概用去了十分之一左右。这种消耗速度比他预想的要低,这得益于《无上天元心法》的高效以及对御器原理的理解,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试试速度。”他目光投向远处一座更高的山峰。
心念一动,真元加速注入水行令。脚下光板蓝光大盛,周遭景物瞬间变得模糊,强劲的气流扑面而来,却被他身前自动浮现的一层薄薄水幕挡开——这是水行令自带的避风法阵的效果。
耳畔是呼啸的风声,身下是飞速后退的山林。这种速度远非陆地奔行可比,粗略估计,短距离爆发之下,速度恐怕已接近音障。当然,维持这种高速对真元的消耗也是巨大的。
不过十数个呼吸,他便已逼近那座目标山峰。心念急转,光板一个轻盈的九十度直角拉升,划出一道优美的蓝色弧线,险之又险地避开山体,冲向更高空。
“畅快!”王也忍不住长啸一声,啸声穿金裂石,在群山之间回荡,惊起无数飞鸟。
他不再满足于直线飞行,开始尝试各种复杂的机动动作。急速俯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