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都市生活苦,修仙成道祖> 第237章 传道授业,完善功法体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7章 传道授业,完善功法体系(1 / 2)

宗门架构初定,人员扩充渐止,元初门这台新组装的机器开始沿着王也设定的轨道缓缓加速运转。然而,王也深知,一个宗门真正的根基,绝非浮于表面的殿宇人数或严明规章,而在于其核心的传承——功法体系。

没有系统、强大、可持续的功法传承,再多的弟子也只是无根之木,宗门终将沦为空中楼阁,难以长久。如今门中弟子修炼的功法杂乱无章,有原本散修自带的三流货色,有小家族贡献的残缺传承,甚至还有不少人仅靠着最粗浅的引气法门摸索,进境缓慢,隐患重重。

整合功法,创立属于元初门的独有传承体系,已是迫在眉睫之事。

这一日,王也宣布闭小关,谢绝一切外客,甚至连宗门日常事务也暂交由石龙、陈天南等人处理。他独自一人进入了宗门宝库深处一间新开辟的“藏经静室”。

静室内空空荡荡,唯有中央设有一方温玉蒲团,四周墙壁光洁如玉,可用于刻录功法、推演符文。

王也盘膝坐下,并未立刻开始动作,而是首先将心神沉入紫府丹田。

那尊三寸元婴感应到他的意念,缓缓睁开双眼,小手掐诀,周身混沌道韵流转。刹那间,王也的灵觉被提升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境界,思维速度暴涨,推演能力达到了极致。《无上天元心法》的总纲以及他从修炼伊始至今的所有感悟、所有收获的功法典籍,如同浩渺烟云般在他识海中飞速掠过、分解、重组。

《无上天元心法》乃是直指道祖本源的无上法门,玄奥莫测,博大精深,但其修炼门槛极高,对心性、资质、悟性乃至资源的要求都苛刻到了极点,根本不适合普及传授。强行传授,非但无益,反而可能让弟子误入歧途,甚至爆体而亡。

“需得简化……取其神意,去其繁芜,化其艰深,存其根基……”王也心中明镜似的。

他以《无上天元心法》的“元始包容、衍化万物”核心道意为总纲,开始推演。

首先便是基础篇。他将心法中那玄之又玄的引气、化雨、凝海三个阶段的基础法门大幅简化,摒弃了那些需要极高悟性和资源支撑的艰深变化,只保留最核心、最中正平和、最能夯实根基的行气路线和观想法门,强调对天地灵气的亲和与掌控,重根基而缓进境。最终,推演出三门可循序渐进的基础功法:《元初引气诀》、《元初化雨功》、《元初凝海篇》。虽威力远不如正版,却胜在安全稳妥,潜力深厚,足以支撑弟子修炼到金丹门槛。

金丹篇则更为复杂。他结合了自身凝结混沌金丹的经验、蜀山剑宗的部分炼剑成丝以淬炼法力精纯的理念、以及从死亡谷古修功法《九转锻元功》中汲取的九转淬元、夯实丹基的法门,创出了一门《元初九转金丹诀》。此诀讲究将金丹反复淬炼,一转一重天,虽凝结速度会慢上许多,但成就的金丹远比同阶修士更为稳固,法力更为精纯雄浑,为日后凝结元婴打下坚实基础。

至于元婴篇,目前唯有他一人达到此境界,且《无上天元心法》的元婴篇涉及大道本源,根本无法简化。他暂时只留下了一些自身突破时的感悟笔记和注意事项,供日后有缘弟子参考。

基础功法体系有了骨架,还需血肉填充。

王又开始整理那些庞大的“杂项”收获。

他从得自蜀山藏经阁外围的典籍中,选取了数门威力不俗、正大光然的剑诀、遁术、护身法术,稍加修改,使其更适合元初功法催动。

他从死亡谷获得的那些记载着偏门巫蛊之术、炼体法门的兽皮卷中,剥离出一些实用且副作用较小的炼体术、毒术辨识、基础诅咒防护之法,丰富了功法库的多样性。

他甚至从始皇陵壁画记载的只言片语、以及罗布泊外星遗迹中解析出的部分能量运用技巧里汲取灵感,推演出了一门粗浅的、专注于淬炼神识、提升计算与感知能力的《灵犀观想法》。

他还将恒山一战“道法自然”的体悟,化入一门引导弟子感悟天地、亲近自然的《自然道韵篇》,虽非攻伐之术,却对提升悟性、稳定道心大有裨益。

最后,他也没忘记那枚得自阴司判官殿的“判官笔”残影和“生死簿”碎片(投影)。虽然无法直接利用,但其上蕴含的微弱轮回法则气息和针对魂魄的奇异力量,给了他启发。他结合《裂神术》的残篇和镇魂镜的部分原理,创出了一门专门锤炼神识、防御神魂攻击、并对阴魂鬼物有极强克制效果的《镇魂炼神诀》,列入需要较高权限才能兑换修炼的高级秘术。

耗费了整整七日,不眠不休,耗神推演。

fally,王也缓缓睁开眼,眼中带着一丝疲惫,却更多是欣慰。

他伸出手指,凌空点向四周光洁的玉壁。指尖混沌光芒流转,无数玄奥的文字、图形、符文如同行云流水般烙印其上,字字珠玑,蕴含道韵。

《元初引气诀》、《元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