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个小型文化交流团,成员包括一位精通自然魔法的德鲁伊长老、一位对非洲原始信仰有深入研究的元初门人类学修士,以及几位携带非侵入性研究设备的学者。他们以极其谦逊的姿态进入雨林,完全尊重当地的禁忌和仪式。
交流团首先帮助部落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一种罕见的寄生虫病正在部落孩童中蔓延,传统的草药效果不佳。德鲁伊长老与部落巫医合作,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和自然魔法,成功配制出了有效的药剂,控制了疫情。这一举动赢得了部落民的好感。
随后,在祭祀“姆内蒂”的仪式上,德鲁伊长老以平等的心态,尝试用最纯粹的自然之心与森林之灵沟通,表达了对森林的敬畏与合作的诚意,而非之前那种带着“勘探”或“整合”目的性的接触。元初门修士则与部落长老们坐而论道,探讨东方“天人合一”思想与部落“与自然共生”理念的共通之处,相互启发,气氛融洽。
联盟明确向部落和“姆内蒂”的化身承诺:
1 承认雨林为核心“自然圣域”,联盟永不在此设立军事据点或进行资源掠夺性开发。
2 部落享有高度自治权,其内部事务、祭祀传统,联盟绝不干涉。
3 联盟愿提供必要的医疗、教育等援助,并邀请部落代表参与联盟关于生态保护的相关会议,听取其智慧。
4 仅在面临确凿的外星威胁且可能波及雨林时,联盟会请求非命令“姆内蒂”及部落的力量协助防御。
这种充分尊重、互利共赢的态度,逐渐消融了“姆内蒂”和部落的隔阂。森林之灵感受到联盟的诚意与包容性,其意识场中那股排外的敌意渐渐转化为一种谨慎的接纳与合作意向。最终,部落大祭司代表“姆内蒂”与联盟签署了一份基于相互尊重和共同防御的《自然圣域保护与合作协议》。这不是投降或归附,而是一种平等的结盟。
类似的怀柔策略,也在安第斯山脉那个信奉山神的村落取得了进展。联盟不再试图强行勘探“瓦卡”秘境,而是帮助村民改善生活条件,并以其能接受的方式如通过萨满进行象征性祭祀后,在山谷外围进行有限度的地质监测等建立联系。虽然过程缓慢,但方向是积极的。
“血藤谷的雷霆净化”与“非洲雨林的怀柔结盟”,这两个几乎同步发生、手段迥异的案例,清晰地传达了联盟的策略:对顽固不化、危害生灵的邪恶存在,施以雷霆手段,坚决镇压;对可沟通、愿合作、其存在本身具有生态或文化价值的地域性神只,则给予充分尊重和有限自治权,以德服人,寻求共存。
这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基于对目标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利弊权衡。
王也的分身在处理完这两桩截然不同的事务后,于元初门秘境中静坐良久。他深知,“以力服人”易,但纯靠武力维持的秩序脆弱且充满隐患;“以德服人”难,却能为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真正的“道”,在于把握刚柔之间的平衡,知进退,明取舍。该出手时如雷霆万钧,荡清寰宇;该怀柔时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这次的成功实践,不仅有效推进了全球整合进程,更让联盟内部对如何运用力量有了更统一、更成熟的认识。它向整个地球超自然世界宣告:联盟既有包容万象的胸怀,也有铲除邪秽的决心。这为后续应对更复杂的内部矛盾和未来必然到来的星际挑战,树立了重要的行为准则。
而远在红尘中历练的王也本体,虽未直接参与这些决策,但通过分身的反馈,亦对“力量”与“道德”的运用有了更切身的体会。他的道心,在见证与反思这“力”与“德”的交织中,愈发通透圆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