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同步轨道,“伏羲”号深层空间研究站。
这座形似多面体水晶、表面覆盖着厚重复合装甲和密密麻麻传感器阵列的空间站,是地球联盟最高科技与最严密安保的象征。此刻,它内部最核心、防护等级最高的“普罗米修斯实验室”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实验室中央,被无数粗大的能量导管和多层同心圆能量力场牢牢禁锢着的,正是从那艘被王也完整俘获的“毒蝎级”驱逐舰上,小心翼翼拆卸下来的格伦塔帝国战舰能量核心——一个约莫小型轿车大小、通体呈暗金色、表面流淌着如同活物般细微能量纹路的复杂多面体装置。
它被称为“星核”反应炉,是格伦塔帝国舰船的心脏。
实验室外围,透过厚重的多层防爆观察窗,数十名地球顶尖的物理学家、能源工程师、材料学家以及负责安保的军官,正屏息凝神,注视着内部技术人员在远程操控精密机械臂,对这台来自外星文明的动力之源进行最初步的、非侵入式探测。
“能量读数稳定……输出功率……上帝,仅仅是待机状态,其逸散的能量波动,就相当于我们一座中型聚变反应堆满负荷运行的输出!” 一名负责监控数据的年轻科学家声音发颤,脸上混合着兴奋与难以置信。
“结构扫描显示,其内部构造……无法完全解析。我们的中子扫描和深层量子透视,有超过百分之四十的区域呈现模糊或悖论性反馈。它运用的材料学和空间技术,远超我们的理解范畴。” 材料学首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扶了扶眼镜,眉头紧锁。
“最关键的是其能量属性……” 能源部的负责人指着光谱分析仪上那跳跃不定的、从未见过的能量频谱,“它并非单纯的聚变或反物质反应,似乎……涉及到了某种我们尚未认知的维度能量抽取或基态真空能利用原理!看这稳定性,输出曲线平滑得令人发指,几乎没有任何波动!”
所有人的心头都笼罩着一层震撼的阴云。差距,太大了。地球引以为傲的聚变反应堆,在这种“星核”面前,就像蒸汽机站在了超导电机旁边,显得笨重、低效且极不稳定。
“剥离外壳,准备进行第一阶段接触性分析。” 实验室总负责人,一位以严谨和胆大着称的物理学泰斗,通过通讯器向内部操作团队下达指令。他的声音沉稳,但微微颤抖的手指暴露了他内心的激动。
机械臂前端切换出超高频震荡切割刀,小心翼翼地贴近“星核”反应炉外壳的接缝处。然而,就在刀锋即将接触的瞬间——
嗡!
一股无形的、强横的能量脉冲猛地从反应炉内部爆发出来!
实验室内的灯光剧烈闪烁,多层能量力场发出不堪重负的嗡鸣,最内层的两道力场甚至瞬间过载崩溃!操作台屏幕上数据乱码狂飙,刺耳的警报声响彻整个实验室!
“能量反冲!所有单位后撤!力场最大功率输出!”
“检测到高维辐射泄漏!启动紧急屏蔽程序!”
“机械臂失去连接!被……被某种能量场融毁了前端!”
内部操作团队狼狈后撤,所幸无人受伤,但那台价值连城的精密机械臂前端已经化为一滩赤红的金属液体。
第一次接触,以失败和巨大的损失告终。实验室内的气氛降到了冰点。
“果然……没那么简单。” 总负责人深吸一口气,脸上却没有太多沮丧,“帝国显然设置了极其强大的物理和能量层面的防盗机制。强行拆解,很可能导致核心自毁,甚至引发难以预料的空间灾难。”
调整策略,多管齐下。
首次受挫并没有让研究团队气馁,反而让他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任务的艰巨性。研究策略迅速调整:
既然无法直接触碰核心,那就先从外围入手。研究人员开始全力分析“星核”反应炉的外部结构、能量导流纹路、散热系统以及与之连接的能量传输网络的材质和构造。每一个螺栓、每一道刻痕都被高精度扫描,录入数据库。同时,“伏羲”ai开始根据已知数据,建立庞大的数学模型,试图反向推导其可能的工作原理。
技术团队加紧破解从“毒蝎级”驱逐舰控制核心获取的数据,希望能找到关于“星核”反应炉维护、启动、关闭甚至是低权限检测的程序代码或密码。另一方面,审讯部门也加强了对帝国被俘工程师和技术军官的讯问,试图从他们口中撬开关于能量核心基本操作和安保机制的信息。
物理学家们利用最先进的量子干涉仪和超弦理论探测器,不分昼夜地分析从那短暂能量反冲中捕获到的辐射样本。他们发现,这种能量并非完全无序,其内部蕴含着一种极其复杂、却隐隐符合某种更高维度数学规律的“秩序”。这种秩序,与现代物理学的某些前沿理论有着模糊的对应,但又远远超出了现有理论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