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先遣军数据核心的深度破译,以及对高级战俘,尤其是那些出身贵族、知晓更多内情的军官的持续审问,一个庞大、森严且充满侵略性的星际帝国轮廓,逐渐在地球战略分析室的星图上清晰起来。它的名字,带着一种金属般的冰冷与厚重感——格伦塔帝国。
格伦塔帝国的疆域,是其力量最直观的体现。根据缴获的星图和俘虏的描述,帝国的版图横跨数个旋臂,囊括了数以万计拥有宜居或资源星球的恒星系,以及难以计数的空间站、星际堡垒和资源开采点。
其疆域并非连续的整体,而是由一个个被称为“星域”的行政-军事单位通过关键的“星门网络”和超光速航道连接而成。每个星域由一位帝国任命的“总督”管理,并驻扎着一支规模不等的“星域舰队”。
环绕帝国首都“格伦塔主星”的数十个高度发达的恒星系。这里是帝国政治、经济和科技的中心,人口稠密,防卫森严,据说其星空都被无数空间站和舰队的光芒所照亮。
围绕核心星域,是帝国早期征服和同化的区域,已经完全帝国化,是重要的工业和兵源基地。
帝国疆域的外围,也是不断扩张的前沿。这里星系相对稀疏,控制力较弱,充斥着新征服不久、尚未完全驯服的种族和星球,以及像太阳系这样刚刚被“发现”或即将被纳入狩猎名单的目标。第七侦察分队活动的区域,就属于帝国的边缘星域。
地球所在的银河系区域,在帝国的星图上被标记为“未勘定边缘区-第73扇区”,属于未被完全探索和控制的“蛮荒之地”。而这支先遣军的覆灭,无疑让这个原本不起眼的坐标,被标上了一个巨大而醒目的危险记号。
格伦塔帝国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军事贵族帝制。
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被视为“神皇”或“永恒统帅”,其地位世袭。现任皇帝的信息属于最高机密,俘虏们只知道其尊号为“卡萨雷斯大帝”,以铁腕和扩张主义着称。
由最显赫的军事贵族家族首领、核心星域总督以及少数顶级科技行会代表组成。名义上是咨询机构,实际上是一个各方势力博弈的平台,对皇帝的政策有一定影响力,但最终决定权始终掌握在皇帝手中。
军事贵族阶层是帝国的统治基石。以战功和血脉划分等级,拥有封地、私兵和特权。军队的高级将领几乎全部出自这个阶层。他们垄断了政治和军事权力,崇尚武力、荣誉和扩张,是帝国战争机器的主要推动者。
行政与司法系统是一套庞大而高效的官僚体系,负责管理庞大的帝国日常事务。法律严苛,旨在维护皇权、贵族特权和帝国稳定,对叛乱、渎职和失败者的惩罚极其残酷。
整个帝国就像一台精密而冷酷的战争机器,社会资源高度向军事倾斜,公民的晋升途径也主要与军功挂钩。
格伦塔帝国的社会结构如同一个严格的金字塔:
皇族与核心贵族: 位于顶端,数量极少,掌控帝国命脉。
普通格伦塔公民: 帝国的主体民族和统治民族。从小接受军事化教育和帝国思想灌输,以服役为荣。根据军功和贡献,享有不同的权利和地位。
格伦塔社会极度强调集体主义、服从和效率。个人价值完全服务于帝国利益。文化单调而充满尚武精神,艺术和哲学大多围绕着歌颂帝国荣耀、皇帝伟业和军事胜利展开。
军事力量是格伦塔帝国存在的基石和扩张的獠牙。
格伦塔帝国的科技水平无疑远超地球,主要体现在:
然而,其科技树呈现出明显的军事化导向和路径依赖。几乎所有尖端科技都优先应用于军事领域。并且,由于其长期处于征服者地位,依靠体量和技术优势就能取胜,导致其在某些基础理论,尤其是涉及更高维度、意识本质、以及像“灵能”这种他们无法理解的能量形式的研究上,可能陷入了停滞或存在认知盲区。他们对王也力量的反应,从最初的轻蔑到后来的无法理解与恐惧,充分暴露了这一点。
帝国的经济模式是典型的战争经济和资源掠夺型经济。其庞大的工业体系需要吞噬海量的资源来维持军事扩张和内部消耗。不断征服新的星球,掠夺其资源,奴役其人口,是帝国维持运转和增长的核心逻辑。太阳系丰富的资源,正是吸引这支先遣军前来“评估”的主要原因。
综合所有信息,格伦塔帝国呈现出一个清晰的面貌:这是一个疆域辽阔、科技先进、军事力量极其强大,且奉行铁血军事扩张主义的星际霸权。其社会结构森严,内部充满压迫,外部不断侵略。它是一个依靠吞噬其他文明来滋养自身的“掠食者”。
地球,不幸地位于其扩张路径的边缘,并因为一场意外的胜利和一个无法理解的存在,从原本可能被忽略的“猎物”,变成了一个引起了帝国注意、甚至可能被视为潜在威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