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轰炸的毁灭光雨尚未完全停歇,火星近地空间已被浓密的金属碎屑和电离气体所充斥,仿佛一层不祥的血色薄纱笼罩在这颗红色星球上空。联军轨道防线已然千疮百孔,残存的平台与舰船如同风暴中摇曳的烛火,通讯频道里充斥着沙哑的指令、伤亡报告以及无法抑制的悲鸣。
然而,帝国的进攻节奏冷酷而高效。他们显然深谙“空地一体”的毁灭之道。就在轨道火力开始向纵深延伸,重点清除那些依旧在顽抗的联军舰船时,帝国舰队庞大的腹部,如同产卵的巨虫般,打开了数以百计的投送舱口。
下一刻,无数黑点如同密集的蝗群,脱离了母舰的束缚,借助火星的引力,朝着那布满环形山和峡谷的苍茫大地坠落。那不是简单的空降舱,而是一个个棱角分明、闪烁着危险金属光泽的庞然大物——帝国的“屠戮者”重型机甲,以及搭载着地面部队和小型装甲单位的突击舱。
“侦测到大量高速坠落体!是登陆部队!”
“轨道拦截火力,全力阻击!不能让他们轻易落地!”
“地面所有单位,进入最高戒备!重复,敌人来了!”
残存的轨道防御平台,不顾自身暴露在敌方主力舰炮火下的危险,调整剩余炮口,对着那漫天坠落的“流星雨”倾泻出最后的弹药。密集的弹幕在火星上空形成了一道稀疏的拦截网,不断有帝国的突击舱或被凌空打爆,化作一团火球,或被击中后失去控制,翻滚着撞向地面,炸起冲天的尘埃。
但数量差距太大了。帝国的投送规模远超联军所能在瞬间拦截的极限。超过七成的登陆单位,如同致命的冰雹,狠狠砸在了火星赤道附近的广阔平原、巨大的峡谷裂隙以及那些已被部分摧毁的联军基地外围。
砰!砰!砰!
沉重的撞击声通过火星稀薄的大气,沉闷地传开。一个个登陆舱砸入地面,激起数十米高的红褐色尘柱。舱门在液压装置的作用下轰然打开,伴随着内部冷冽的白色雾气,一台台高达十五米、造型狰狞、双臂搭载着转管重炮和重型导弹发射巢的“屠戮者”机甲,迈着令大地震颤的步伐,踏上了火星的土地。紧随其后的,是成群身穿厚重动力装甲、手持能量武器的帝国风暴步兵,以及灵活的小型悬浮坦克。
他们的目标明确——彻底清除火星地表所有残存的抵抗力量,摧毁“后羿弓”的发射基座及其他关键设施,将火星彻底变为帝国进攻地球的前沿跳板和物资囤积点。
“为了帝国!净化此地!”帝国地面部队指挥官通过外部扩音器发出的、经过翻译的冰冷电子音,在荒原上回荡。
然而,回应他们的,并非恐惧的寂静,而是从尘埃和废墟中骤然亮起的炮火,以及一声声决绝的怒吼:
“开火!”
“为了家园!”
“元初门弟子,随我结阵!”
刹那间,原本看似死寂的火星地表,复活了!
奥林匹斯要塞群外围,塔尔西斯高原。
这里是联军最重要的地面堡垒群之一,也是“后羿弓”的主要屏障。帝国一个完整的机甲中队,超过三十台“屠戮者”,在数百名风暴步兵的簇拥下,如同移动的钢铁丛林,正向要塞的外围防线稳步推进。它们强大的火力轻易地撕碎了预设的雷区和自动炮塔,厚重的装甲使得单兵反装甲武器效果甚微。
就在帝国机甲群即将踏入要塞主防御炮射程的临界点时,要塞厚重的合金大门猛然向上开启。
引擎的咆哮声压过了战场噪音。
一台,两台,十台……数十台涂装着地球联军灰蓝色涂装、胸口有着醒目长城徽记的人形钢铁巨人,从要塞中奔腾而出!它们的体型相比“屠戮者”略显纤细,高度约在十二米左右,但线条流畅,机动性极高。这正是地球结合自身科技与部分缴获帝国技术,呕心沥血研发的——“卫戍者”系列人形机动战士!
“卫戍者”们并未列阵冲锋,而是以娴熟的三三制小队阵型散开,如同灵动的猎豹,借助高原上起伏的地形和巨大的岩石作为掩护,高速接近敌人。
“各机注意!优先攻击关节和传感器!‘破甲’符文剑准备近战!”
“‘猎隼’小队,从左翼骚扰!”
“‘泰山’小队,跟我正面牵制!”
公共频道里,指挥官的声音冷静而迅速。
一台代号“龙牙”的“卫戍者”一马当先,肩部两组四联装短程导弹巢同时点火,数十发拖着白烟的导弹如同蜂群般扑向一台“屠戮者”。那台“屠戮者”立刻撑起小型能量护盾,同时双臂的重炮疯狂旋转扫射,在空中打出一片弹幕,拦截了大部分导弹,但仍有两枚击中其腿部装甲,炸开两团火光,使其动作微微一滞。
就在这瞬间,“龙牙”背后的矢量喷口爆发出耀眼的蓝光,机体以一个近乎贴地的诡异弧线猛地加速,瞬间拉近了与“屠戮者”的距离!它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