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指挥部里,油灯照得屋里昏黄。
李云龙、孔捷、丁伟三个人围着张破木桌,桌上是几盘炒花生和一坛子地瓜烧。
“来!老孔,老丁!为了咱们这一仗,干了!”
李云龙端着个豁口瓷碗,满脸红光,嗓门大得屋顶直掉土。
孔捷一仰脖子灌下碗里的酒,用袖子抹了把嘴。
“痛快!他娘的,老子打了这么多仗,就没打过这么富裕的!鬼子的火车、大炮,全让咱们给一锅端了!”
丁伟夹了颗花生米扔进嘴里,嚼得嘎嘣响。
“这算什么?”丁伟晃了晃手指,
“要我说,最解气的,是看着鬼子自己打自己。
参谋长那招‘借刀杀人’,真他娘的绝了。
我估摸着,鬼子华北方面军的司令,现在正抱着电话骂娘呢。”
三个人说到兴头上,哈哈大笑起来。
就在这时,门帘被人猛地掀开。
一个浑身泥水的独立团战士冲了进来,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
“团长!政委!”
李云龙正要倒酒,被人打断了兴致,眉头一皱就要骂人。
“慌什么慌!天塌下来了?”
那战士顾不上害怕,几步冲到桌前,从怀里掏出一个油布包递过去。
“团长,俺在清理一个鬼子佐官尸体时,从他内兜里发现了这个!”
油布打开,是一个被血浸透的牛皮文件袋,一股血腥味混着腐烂的味儿冲了出来。
李云龙嫌弃地捏着鼻子,往后退了一步。
“什么他娘的破玩意儿,一股死人味,拿远点!”
赵刚站起身,从战士手里接过了文件袋。
他想打开,但封口被血块粘得死死的。
“我来吧。”
角落里的贾栩忽然开口,他站起身,走到了油灯下。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了过去。
贾栩从赵刚手里接过文件袋,不在乎上面的血污,拿出小刀,稳稳地割开了文件袋的边缘。
他从里面抽出一叠粘在一起的纸,同样被血泡得又软又皱。
指挥部里一下安静了,只剩下油灯芯的“噼啪”声。
李云龙几人也停了说笑,好奇地看着。
贾栩把文件铺在桌上,借着灯光,用手指小心地把粘连的纸张一点点分开。
他的动作很慢,很有耐心。
大部分字迹都糊了,在血水里泡成了一团团墨迹。
但有几个用红铅笔反复圈出来的词,还看得清。
贾栩的目光,就定在了那几个词上。
他呼吸都停了一下。
“晋西北根据地”
“铁壁合围”
“肃正作战”
桌子另一头的李云通看不清纸上的字,不耐烦地问:
“参谋长,上头写的啥玩意儿?磨磨蹭蹭的,要是鬼子的藏宝图,咱们现在就动手去给他刨了!”
贾栩没回答,视线往下,落在了文件最下面。
那里有一个同样用红笔标出的日期。
“四月十二日”
看到这几个字,贾栩拿着文件的手,轻轻抖了一下。
他慢慢抬起头,灯光照得他镜片反光,看不清眼神。
“李团长,孔团长,丁团长,赵政委,”贾栩的声音很平,却带着一股命令的口气,“都过来。”
李云龙几人心里纳闷,但还是围了过来。
“怎么了,参谋长?这上头到底写的什么?”赵刚先问道。
贾栩没说话,转身从墙上摘下那副晋西北军事地图,铺在桌上,用那份染血的文件压住一角。
他拿起一截烧黑的木炭,看着众人,一字一句地开口。
“各位,我们高兴得太早了。”
“刚打完的这一仗,不是结束,甚至连开始都算不上。”
他用木炭在地图上画了个巨大的圈,把独立团、新一团、新二团,还有更远的旅部、师部,所有八路军在晋西北的根据地,全都框了进去。
“这份文件,是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给高级军官的a级作战计划。”
贾栩的声音在安静的指挥部里响起,每个字都砸在众人心上。
“这不是鬼子对咱们破袭正太路的报复。”
“这是鬼子早就计划好的,一场要把咱们晋西北所有主力、根据地、兵工厂和地方武装,一口气全端掉的大扫荡。”
“计划代号,叫‘铁壁合围’。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