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城这辈子最烦两种人。
一种是比他还能卷的。
另一种是逼着他卷的。
眼前这位张华同志,堪称这两种人的完美结合体。
一个行走的加班机器。
一个人形的文件粉碎机——粉碎的是别人的摸鱼时间。
他真想一把夺过那叠纸,面无表情地塞进自己刚买的新款大功率碎纸机里,
听一听那“卷王”的心血被撕成碎片时发出的悦耳声音。
但不行。
身为领导小组的组长,他必须维持住那份“一切尽在掌握”的从容与“诲人不倦”的风范。
【叮!您的“强颜欢笑”被成功解读为对下属工作成果的“欣慰与期待”!
【叮!检测到宿主正处于被动加班的极端困境中,求生欲已达峰值!
【技能【一本正经胡说八道lv3】临时升级为【言之无物proax】!
【效果:宿主接下来的每一句话,都将自动蕴含宇宙真理般的哲学思辨性,能有效瓦解一切以“实干”为核心的逻辑攻击!
一股莫名的底气涌上心头。
或者说,一种“既然躲不过,那就把水搅得更浑”的破罐子破摔般的勇气,瞬间充满了孙连城的四肢百骸。
他缓缓摘下眼镜,用绒布不紧不慢地擦拭着,仿佛在擦拭一件传世的艺术品,而非单纯地拖延时间。
会议室里静得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和张华身上。
张华双眼布满血丝,眼神却亮得骇人,那是一种即将被领导认可的狂热。
他紧紧抱着那叠厚如砖头的打印纸,如同抱着自己的亲生孩子。
“孙书记。”
张华的声音因缺水而嘶哑,却压不住那股亢奋,
“关于您提出的订书钉标准,我从力学、材料学、人体工学和档案管理学四个角度,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
他特意停顿,眼中闪烁着近乎虔诚的光芒。
“写了三万字的补充意见和可行性分析报告,请您审阅!”
孙连城内心一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
表面上,他依旧保持着领导的威严与智者的深邃。
“张华同志。”
孙连城终于开口,声线平稳,赞许中又透出一种旁人难以捉摸的惋惜。
“你这种刻苦钻研的精神,是好的,是值得肯定的。”
他先是高高举起,把张华和他的报告捧到了一个道德与业务的高地。
“这三万字,字字句句,都体现了我们新时代干部严谨的专业素养和高度的责任心。”
张华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牵动。
然而,孙连城话锋一转。
那份欣赏瞬间化为更高维度的审视。
“但是。”
他顿了顿,将擦拭干净的眼镜重新戴上,镜片后的目光仿佛能洞穿人心。
“张华同志,你考虑问题,还是要更全面,要学会拔高自己的格局。”
“格局?”
张华愣住了。
他引以为傲的报告,从四个学科、八个维度、三十二个分项进行了论证,怎么就跟“格局”扯上关系了?
孙连城的声音里带上了一种哲人般的悲悯。
“你的这份报告,很精深,很透彻。”
“但它有一个根本性的局限——它太‘形而下’了。”
“形……形而下?”
张华彻底懵了,这个词汇超出了他所有关于绩效考核的知识储备。
“对。”
孙连城站起身,背着手踱了两步,仰头四十五度角望着天花板上那盏朴实无华的日光灯,仿佛在与某个看不见的崇高智慧进行交流。
“你的所有分析,都建立在力学、材料学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层面。”
“你的数据,是冰冷的。”
“你的结论,是生硬的。”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张华。
“我们搞考核,考核的是什么?”
“是干部!”
“是活生生的人!”
“人,是有情绪、有思想、有温度的!”
“你用冰冷的技术去框定有温度的人,这本身就是一种本末倒置!”
台下的老油条们个个听得如痴如醉,看向孙连城的眼神,充满了狂热的崇拜。
他们悟了,彻底悟了!
孙书记这是在从哲学的根基上,解构一切试图让他们加班的努力!
“卷王”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