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检察院,侯亮平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
一根接一根地抽烟。
烟灰缸很快就满了,屋子里呛人的烟雾笼罩着他脑中挥之不去的迷惘。
线索到李达康这里,似乎就断了。
所有的人证、物证都指向一个模糊的方向,但最关键的那份,能将赵立春钉死的原始合同,却人间蒸发。
他一遍遍地复盘案情。
从丁义珍出逃,到大风厂的股权纠纷,再到刘新建的伏法。
每一环都扣上了,唯独缺少那个起点。
难道那份合同真的像刘新建说的那样,早已化为历史的尘埃?
绝望感攫住了他。
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穷追不舍的东西,是否真的存在过。
桌上,一份关于孙连城办公室失窃案的卷宗静静躺着。
案子早就结了,一个小毛贼临时起意,偷走了一个看着碍事的纸箱。
侯亮平鬼使神差地拿起了卷宗。
目光落在“失窃物品清单”上,最后一行写着:印有“待处理”字样的纸箱一个。
一个念头毫无征兆地冒了出来。
荒诞,却又固执地盘踞在他脑海里。
孙连城那个装满了废纸和报告的箱子。
祁同伟派程度去国土局销毁证据,结果被孙连城的“档案清扫”搅黄。
这两件事,都和“处理废纸”有关。
这世上,会有这么巧合的事吗?
一个声音在他心里说,别傻了,那只是一个普通的废纸箱。
另一个声音却在低语,万一呢?
在所有路都堵死的时候,最不可能的路,或许就是唯一的路。
他掐灭烟头,下定了决心。
不能动用检察院的力量,这太惊世骇俗,也毫无根据。
他要进行一次“非官方”调查。
夜幕降临。
侯亮平换上便装,独自一人开着私家车,驶入京州的旧城区。
他要去市委大楼附近的所有废品收购站,碰碰运气。
这行为像大海捞针,愚蠢又渺茫,但他别无选择。
与此同时,京州市委副书记办公室里。
孙连城正对着一张中国地图和一张世界地图,陷入了深沉的思考。
联合国那封该死的邀请函,像个烫手山芋,扔不掉,拿着又扎得慌。
他不能去维也纳,那太高调了,不符合他低功耗待机的生存哲学。
秘书小王端着茶杯进来。
看到孙连城面前摊着两张地图,一脸严肃地用铅笔在上面画着什么,顿时肃然起敬。
孙书记这是在研究国际战略,心怀天下了。
“小王啊,你看。”
孙连城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点,分别是:
北疆的红其拉口岸、粤西的东兴口岸,还有漠北的满河里。
“市里不是一直强调要加强对外经贸合作吗?我觉得,我们不能局限于纸上谈兵。要去实地看,去一线学。”
“之前省里有个去北疆考察的团,我没赶上。商务厅下个月要去粤西调研边贸。市外办还有个去俄罗斯的交流计划。”
孙连城用铅笔把这几个地方串联起来,形成一条诡异的曲线。
“我有个想法。”
他清了清嗓子,表情变得庄重。
“我们可以把这几次零散的出差计划整合一下,搞一次'跨区域、多领域、一体化'的联动考察。
从南到北,从西到东,一次性走完。
这叫什么?这叫高效!这叫节约!一次出行,解决三个问题,给市财政省了多少机票钱!”
小王听得一愣一愣的。
他看着那条从北疆画到粤西再拐到东北的路线,感觉这比去维也纳还折腾。
“孙书记,这……这路线是不是有点……”
“这叫'新亚欧大陆桥南翼经济走廊与环北部湾经济圈及东北亚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战略性调研'!”
孙连城脱口而出,给自己都吓了一跳。
这个名字太好了,听着就让人肃然起敬。
他立刻让小王把这个方案写成报告,用最华丽的辞藻包装起来,递了上去。
几天后,批复下来了。
市委办公厅对孙连城同志这种“勇于创新、勤于思考、善于节约”的工作作风给予了高度肯定。
方案,批准了。
孙连城看着红头文件,自己都觉得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