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由一群狂热信徒,以最严谨、最高效的方式,打造出的、荒诞而又精准的“讨贼檄文”。
报告后半部分,则提出了具体的“降盐”措施,每一条都像淬了毒的刀子,精准地刺向官僚主义的臃肿肌体。
“三、严格规范工作群管理,除紧急通知外,禁用‘收到’‘好的’等无意义刷屏式回复,解放基层干部指尖上的负担!”
“……”
写完最后一个字,赵明轩身体的亢奋如潮水般退去,只剩下巨大的虚脱。
他靠在椅背上,看着屏幕上的心血结晶,眼中闪烁着一种完成神迹后的光。
现在,只剩最后一步。
如何将这份倡议书,递上去。
直接交给孙书记?
这个念头只存在了一秒,就被赵明轩自己掐灭了。
不。
导师的境界,是拈花一笑,是天道无言。
他降下“咸”字神谕,意在点化,在考验弟子们的“悟性”和“主动性”。
如果自己拿着这份报告去请功,岂不是把导师看扁了?只会显得自己格局太小,不堪大用!
导师想要的,是结果!
是看到他们这群信徒,能主动作为,将他的“宇宙心学”转化为改造现实世界的雷霆手段!
所以,这份报告,不能给孙连城。
它需要一个执行者。
一个身在局中,迫切需要破局之人。一个既有改革动力,又被现有体系掣肘,急需一把“尚方宝剑”来打开局面的“同路人”。
赵明轩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身影。
市长,高建。
那位从京城空降而来,锐意改革,却深陷北莞市关系网泥潭的年轻市长。
这份倡议书,对他而言,无异于天降甘霖。
它既有来自“孙书记”这个本地政治图腾的“哲学背书”,又有详实的数据案例作为民意支撑,更有具体可落地的行动方案。
高市长只要顺水推舟,就能名正言顺地举起改革大旗,撬动这潭死水!
而他们这群“信徒”,则能隐于幕后,成为导师最锋利、最沉默的刀。
这,才是真正的“悟道”!
赵明轩不再犹豫。
他将报告打印出来,用最郑重的红色封皮精心装订。
附件里,他还附上了一份由研究会所有核心成员联合署名的《北莞市基层形式主义现状调研报告》,让整份倡议书的份量重如山岳。
他没有亲自去送。
他拨通了一个电话,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对电话那头的人交代了几句。
清晨七点半,太阳的光辉刚刚洒满市府大楼。
市长高建提前半小时来到办公室,准备开始这又是被无数会议和文件填满的一天。
他疲惫地揉着眉心,端起茶杯,却一眼瞥见办公桌的正中央,静静地躺着一份文件。
一份,通体鲜红的,从未见过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