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名义:让你整改,你气疯达康书记> 第358章 出征!“包浆精神”的狂信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8章 出征!“包浆精神”的狂信徒(1 / 2)

孙连城的奇文,在北莞市府大院里掀起的复古风潮,仅仅是海面上的波浪。

而在水面之下,一个名为“宇宙心学研究会”的神秘线上群聊里,早已是惊涛骇浪。

这篇文章,如天外陨石,精准砸入了这群“信徒”的心湖。

“导师此文,返璞归真,大巧若拙!我初读三遍,只觉是谈节俭;再读五遍,方悟是论初心;今日通读十遍,才窥见一丝真谛——导师是用一张破桌,在阐述‘守正’与‘创新’的深刻辩证关系啊!”

“王兄所言极是!‘守正’,便是守住旧桌所代表的初心与根基;‘创新’,则是要在此根基上,生发出新的精神价值!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换一张新桌子!导师这是在批判那些只懂物质迭代,不懂精神传承的庸人!”

“高!实在是高!‘历史包浆’四字,堪称画龙点睛之笔!万物皆有包浆,我辈的精神,若无岁月沉淀,无汗水浸润,不过是光鲜亮丽的工业品,一触即碎!”

孙连城正用小号潜伏在群里,看着屏幕上一条条滚动的彩虹屁,只觉得眼前阵阵发黑。

他为了应付马建国,胡乱堆砌的辞藻,如今被这群人拆解、分析、升华。

每一个字,都被赋予了它根本不配拥有的哲学高度。

他感觉自己不是写了篇文章。

他感觉自己是不小心泄露了天机。

他点开群成员列表,目光扫过一个个狂热的头像。

在众多激情澎湃的学习者中,一个名叫“行者帆”的id,尤其引人注目。

他几乎不参与讨论,却以惊人的毅力,将孙连城那篇不足千字的文章,逐字逐句地进行了全方位的“学术注解”。

从“桌面之裂痕,非残也,乃岁月之沟壑”,他注解出《易经》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痕迹。

从“其腿之微晃,非损也,乃饱经风霜后之坚韧”,他注解出儒家“中庸之道”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化解智慧。

此人的注解,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洋洋洒洒写了五千多字。

其深度与广度,连孙连城这个原作者都看得一愣一愣的。

“这个‘行者帆’……是个人才啊。”

孙连城喃喃自语,心中却涌起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

他总觉得,这种把歪理邪说当成至理名言,还非要研究出个子丑寅卯来的人,最容易搞出事情。

他的预感,很快就应验了。

“行者帆”的真名,叫林帆。

市审计局一名刚入职不到两年的年轻干部。

他为人正直,业务精干,唯一的“缺点”,就是过于理想主义,还有点认死理。

在审计局这种每天跟数字和规章打交道的地方,他总觉得缺少一种精神上的指引。

直到他遇见了孙连城的“宇宙心学”。

那篇《论一张旧桌子的“历史包浆”与“精神传承”》,对林帆而言,不啻于一道圣光,照亮了他迷茫的职业道路。

他将文章打印出来,贴在自己的工位上,早晚诵读。

他将孙书记那张“充满历史包浆”的破桌子,视为当代干部勤俭为公、坚守本心的最高图腾。

在他看来,一个干部的办公桌,就是他内心世界的具象化。

孙书记的桌子朴实无华,甚至破败不堪,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早已超越了物质的束缚,内心装着的是星辰大海和人民群众。

反之,如果一个干部的办公桌极尽奢华,那只能说明他内心空虚,精神贫瘠,需要靠外在的物质来装点门面。

怀揣着这种近乎于宗教般的崇高信念,林帆接到了一个任务。

带队对市教育局进行常规的年度审计。

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任务,流程清晰,账目明确,往年都是走个过场。

林帆的同事们都觉得这是个轻松活,唯有林帆,把它看作是自己践行“包浆精神”的第一次试炼。

出发前,他还特意对着墙上那篇文章,默念了一遍。

“守此桌,便是守住一名党员的精神阵地!”

他要去看看,北莞市教育系统最高负责人的“精神阵地”,究竟是什么模样。

市教育局大楼窗明几净,工作人员彬彬有礼。

教育局长周厚德亲自在办公室门口迎接,满脸堆笑,热情洋溢。

“哎呀,是小林同志吧?年轻有为,年轻有为啊!快请进,快请进!”

林帆礼貌地点点头,随着周局长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办公室宽敞明亮,一尘不染,墙上挂着“厚德载物”的书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