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城的手指,控制不住地轻微抖动。
他不是没有预想过失败。
但他预想的所有失败,都建立在世俗的逻辑之上。
比如,赵明轩那群人抱着他的腿,哭着喊着不肯解散。
比如,他们去市委信访办,告他打击报复,以权压人。
再比如,他们把事情捅到网上,说他孙连城在北莞搞“一言堂”。
这些,他都有后手。
他都能从容应对。
可他眼前这份报告,这份荒诞到扭曲现实的“思想成果”,却像一柄无形的剑,洞穿了他所有的防御。
这根本不是反抗。
这是……献祭式的飞升!
对方把他抬上了一个由“科学”、“规律”、“体系”和“无上智慧”层层堆砌的神坛。
一个他自己都爬不下来的神坛。
他,孙连城,以一己之力,亲手为自己的“个人崇拜”,铺设了通往“理论化”与“学术化”的最后一里路。
他甚至能够清晰地预见。
未来,北莞市任何一名干部,在学习这份狗屁“研究院”的内部材料时,都会对他孙连城,产生一种超越普通敬仰的、近乎宗教般的崇拜。
一种对“规律”本身化身的崇拜。
他以为自己一记重棒,打死了一群嗡嗡作响的苍蝇。
到头来才发现,他打碎的,仅仅是苍蝇的凡胎肉壳。
他亲手,为这群苍蝇的“元神”,主持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飞升大典!
赵明轩静静地看着孙连城那张灰败的脸,眼神里的澄澈与觉悟,又深邃了几分。
他看懂了。
导师的表情,不是愤怒,更不是惊愕。
那是欣慰!
是看到弟子终于“悟道”,终于可以“出师”,那种百感交集的、深沉如海的欣慰!
导师他,此刻一定很满意吧。
我们,终究没有辜负他那一场“当头棒喝”。
“孙书记。”
赵明轩再次深深鞠躬,语气里满是淬炼过的虔诚。
“我们,绝不会让您失望的。”
说完,他转身,迈着坚定而充满力量的步伐,离开了办公室。
他的背影,仿佛被“大道之路”开启后的万丈光芒所笼罩。
孙连城瘫在椅子上。
他看着赵明轩的背影,嘴唇翕动,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能说什么?
说你们全都误会了?
说我那天就是单纯觉得你们恶心?
不。
他不能。
在对方那套“杀神-证道”的完美逻辑闭环里,他此刻的任何一句否定,都会被瞬间解读成——
“导师对我们的最后一次考验。”
“为了让我们彻底摆脱依赖,而做出的最终切割。”
他完了。
他被自己的传说,焊死在了神坛上。
赵明轩走出市委大楼,正午的阳光照在他身上,暖意融融。
他从公文包里,又取出了一份一模一样的报告。
然后,他迈步走向了隔壁的市政府大楼。
市长办公室。
高建正在审阅一份关于北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建设方案。
他看得太阳穴突突直跳。
什么“数据孤岛”、“信息烟囱”、“多维赋能”、“闭环响应”。
这些时髦的词儿,他都懂。
但怎么让下面那帮滑得像泥鳅一样的老油条,真正把这些东西用起来,而不是变成新一轮的“数字形式主义”,他心里没底。
他需要一个理论武器。
一个能把他的改革意图,包装得高屋建瓴,让所有人都无法反驳的话语体系。
“笃笃。”
秘书敲门走了进来。
“市长,党校的赵明轩同志,送来一份报告,说是最新的思想理论成果。”
高建眉头一蹙。
赵明轩?
有点印象。
不就是前段时间,领头搞那个神神叨叨“宇宙心学研究会”的家伙吗?
听说被孙连城骂得差点当场去世。
怎么还有脸把报告送到他这里来?
他有些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放那儿吧。”
他本想等会儿就让秘书直接处理掉。
但目光无意间扫过封面时,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关于“北莞市宇宙心学研究会”完成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