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市长高建办公室的门,被直接撞到了墙上。
高建正在批阅文件,被吓得手一抖,茶水溅湿了半个桌面。
王梁像一头发怒的狮子,大步流星地冲到近前。
“高市长!”
他几乎是咬着后槽牙,把那份报告拍在高建面前。
“你看看!你亲自委以重任的‘顶层设计’!”
高建强作镇定,拿起报告。
《论水元素的动态平衡与河道自我修复能力的哲学思辨》。
他硬着头皮往下读。
“道、无为、坎卦、朋友……”
高建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他,也看不懂。
但这份报告,是他力排众议、甚至不惜得罪王梁,才交到孙连城手里的。
孙连城现在是北莞市的“思想高地”,是他高建“知人善任”的活广告。
否定孙连城,就是否定他自己。
“老王……你冷静点。”
高建放下报告,努力挤出一个温和的笑容。
“连城同志的境界……非常人所能及。这‘无为’二字,或许重有千钧。”
“千钧?!”
王梁怒极反笑,笑声中满是凄凉。
“高市长,洪水来了,‘无为’能堵决口吗?‘道’能转移群众吗?”
他猛地撑住办公桌,逼视高建。
“我王梁干了一辈子水利,没见过这么荒唐的预案!这上面写的不是‘道’,是‘死’字!”
“今天我把话撂在这儿:这份报告要是成了防汛指导,银龙河出了事,我王梁第一个不背锅!”
高建的冷汗“刷”地就下来了。
他太了解王梁了,这是个犟种,真敢撂挑子。
高建感觉自己被架在了火上烤。
“老王,事关重大……我,我去请示叶书记。”
高建拿起报告,脚步匆忙地逃离了自己的办公室。
市委书记叶重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高建小心翼翼地汇报完毕,垂手而立。
叶重接过那份轻飘飘的报告,没有像高建和王梁那样纠结于“看不懂”。
他逐字阅读,神情肃穆。
良久。
叶重放下报告,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他看到了“无为”,看到了“顺其自然”。
他也看到了,这份报告一旦见光,在洪水面前,就是铁证如山的“渎职”。
孙连城……这是在玩火自焚。
但叶重不能让火烧起来。
孙连城是高建树起来的旗帜,旗倒了,北莞市的班子就散了。
“连城同志……用意深远。”
叶重缓缓开口,一句话,就给定下了基调。
高建如蒙大赦。
“这份报告,是一份极具价值的理论探索。”
叶重顿了顿,做出决断。
“传我的话:此报告,作为我市防汛工作的‘最高战略思想储备’,立刻归档,密级保存。”
“同时,通知王梁。”
叶重加重了语气。
“防汛是科学,来不得半点虚的。银龙河的加固、疏浚、撤离预案,由他全权负责,务必做实做细,按最高标准执行!”
高建愣了一下,随即狂喜。
高!
实在是高!
既捧了孙连城,肯定了他的“思想高度”;又敲打了王梁,让他踏实干活;最重要的是,把这份要命的“空头报告”给锁进了档案柜!
“两手都要硬,两手都要实。”叶重最后说道。
“是!书记英明!”
高建拿着“烫手山芋”变成了“思想瑰宝”的报告,脚步轻快地走了出去。
防汛指挥部。
王梁接到市委的红头文件时,整个人都懵了。
文件盛赞了孙书记的“哲学指导”,并宣布“归档封存”。
然后,把实际责任全压在了他王梁肩上。
一拳打在棉花上。
他赢了,保住了防汛的实际操作权。
但他也输了,孙连城毫发无损,甚至“境界更高”了。
“……存档。”
王梁咬着牙,亲手把那份“死亡通知书”塞进了机要档案柜,咔哒一声,落了锁。
另一边,孙连城也得到了消息。
秘书小王兴奋地汇报:“书记!叶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