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王建业看着孙连城那双充满“期待”的眼睛,感觉自己喉咙发干。
他知道,接下来说的每一个字,都将决定北莞中心医院未来百年的声誉,是成为医学圣地,还是沦为业界笑柄。
他清了清嗓子,用一种他自认为最郑重、最科学的语气,缓缓开口:
“……我们想请您,住进我们医院的特需病房。”
这话一出,孙连城几乎要从椅子上弹起来。
住院?
长期住院?!
成了!成了!成了!
然而,王建业下一句话,却像一柄冰锤,狠狠砸在他的天灵盖上。
“并且,我们将立即成立一个由全院最顶尖专家组成的联合临床研究小组,对您的‘病情’,进行长期的、保护性的观察与研究。”
“研究小组”?
“观察研究”?!
孙连城大脑嗡的一声,眼前阵阵发黑。
他瞬间明白了。
自己不是去“休养”的。
自己是去当“标本”的!
他不是去享受病号的清闲生活。
他是去做一只活的、会呼吸的、能被命名为“孙氏连城综合征”的小白鼠!
心情的过山车,从狂喜的云端,一头扎进了绝望的深渊。
但他转念一想,被关进医院,总比被关在市委大院强。
当小白鼠,至少不用开会,不用批文件,不用再被动地“创造奇迹”。
想到这里,孙连城脸上挤出一副看破红尘的悲悯,长叹一声,语气虚弱又带着一丝殉道者的壮烈。
“唉……既然我这副残躯,对医学的进步还有那么一丝微不足道的价值……”
“那便……舍生取义吧。”
他缓缓闭上眼。
“有劳诸位了。”
听到孙书记如此“深明大义”,王建业心中那块悬了一天的巨石,轰然落地。
他长舒一口气,脸上立刻堆满了劫后余生的感激:“孙书记言重!这是我们的使命!您放心,全院最好的资源,都会向您倾斜!”
交易,以一种双方都觉得自己“血亏但不得不认”的方式,达成了。
医院的行动力,快到匪夷所思。
当天晚上,北莞中心医院的官网,就挂出了一则足以载入史册的公告。
公告宣布:为应对一种全新的、极为罕见的“系统性熵理论关联意识形态异常综合征(seiad)”,经院党委研究决定,正式成立全国首个“seiad临床研究及干预小组”。
公告下方,附上了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内科泰斗,王明德主任。
副组长,神经科与心理科的两位权威。
而在名单末尾,一个名字,如恒星般耀眼——实习博士,周奇。
他的名字后面,缀着一个括号,里面的文字让无数实习生嫉妒到发狂:(seiad首位理论发现及报告者)。
那个差点被导师骂出诊室的年轻人,因为一篇石破天惊的论文,被破格吸纳进全院最高级别的专家组。
他一夜之间,从一个籍籍无名的书呆子,变成了北莞医疗界冉冉升起的“理论之父”。
而孙连城,作为全世界首例,也是唯一一例被“官方认证”的seiad病患——“一号病人”,第二天一早,就被一辆救护车,用一种接送国宝的架势,从市委大院接走。
目的地,医院顶楼,特需病房区。
他住的,是全院最顶级的一间套房。
门外有24小时保安站岗,进出需要刷卡加人脸识别,安保等级堪比一座小金库。
消息公布,整个北莞市彻底沸腾。
孙连城,这位本就活在传说里的“官场教父”,一夜之间,又多了一个更神秘、更传奇的身份——“医学奇迹”。
无数媒体记者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将医院大门堵得水泄不通。
长枪短炮对准每一个进出的人。
但所有记者,都被医院以“病人需要绝对静养,谢绝一切探访”的理由,挡在了百米之外。
越是得不到,越是让人疯狂。
坊间开始流传各种神乎其神的说法。
有人说,孙书记是因为思考的问题维度太高,大脑的运行频率已经超越了凡人,所以才“宕机”了。
有人说,这是一种“天才病”,是历史上那些伟大先驱者才会拥有的“荣耀伤痕”。
更有人言之凿凿,说孙书记是在替全人类承受某种形而上的“熵增”之苦,所以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