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迷津?
再指点?
再指点下去,他孙连城怕不是要被架到“当代圣人”的火刑架上,永世不得安宁!
“光明同志。”孙连城缓缓放下茶杯,发出一声轻响。
他必须终止这个危险的话题。
“国企改革,盘根错节,非一日之功。”孙连城的声音,沉稳而悠远,带着一丝不容置喙的终结意味,“政策研究室的工作,要从宏观着眼,不能只盯着一个点。”
“你刚上任,首要任务,是熟悉新环境,融入新集体。”
“至于方法论……”
孙连城顿了顿,用一种“我已经把所有秘籍都传给你了”的眼神,哦不,是用一种高深莫测的姿态,看着刘光明。
“道,不可言传。”
“你已经有了‘勘误’的眼,接下来,要修‘平常’的心。”
刘光明浑身一震,如遭雷击。
道,不可言传!
平常心!
他懂了!
孙书记这是在点拨他,不要因为清河县的成功而骄傲自满,不要路径依赖,要回归本心,用最朴素、最平常的心态,去看待更复杂的问题!
高!
实在是高!
“我明白了!孙书记!”刘光明再次深深鞠躬,“我一定牢记您的教诲,修好这颗‘平常心’!”
孙连城疲惫地挥了挥手。
“去吧。”
送走了这位已经被自己彻底“忽悠瘸了”的“档案战神”,孙连-城脸上的高人风范,瞬间垮塌。
他瘫在人体工学椅上,感觉身体被掏空。
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的挫败感,席卷了他的全身。
第一次。
这是他穿越以来,第一次,感受到了智商被碾压的痛苦。
而且,还是被他自己的胡说八道,给碾压了。
静坐了足足十分钟,孙连-城才缓缓起身。他走到那面巨大的红木书架前,伸手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轻轻一按。
书架无声地滑开,露出了一个隐藏在墙壁里的,小小的保险柜。
输入密码,打开柜门。
里面没有金条,没有美金,只有一本黑色的,皮质封面的,厚厚的日记本。
日记本的封面上,用烫金的字体,印着几个大字——
孙连城将日记本捧了出来,像捧着一本失传已久的武功秘籍。
他回到办公桌前,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笔尖在纸上,划出沙沙的声响。
【结果:失败。彻底的失败。灾难性的失败。
写到这里,孙连-城停下笔,感觉自己的心都在抽痛。
他继续写。
【一、因果链条过短,责任无法切割。
【我,是“推荐人”。这是“因”。
【刘光明,是“接锅者”。
【刘光明的成功,是“果”。
【这个“果”,无论好坏,最终都会通过“推荐”这根无法斩断的因果线,回溯到我这个“因”的身上。
【他成功了,我就是慧眼识珠的伯乐。
【他要是失败了……恐怕,我也会被安上一个“用人失察”的罪名。
【这锅,看似甩出去了,实则还在我的引力范围之内。
【甩锅10模式,存在根本性的设计缺陷!
孙连-城写下这段话,心情沉重无比。
他原本以为,自己的理论天衣无缝。
现在看来,简直是漏洞百出。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在日记本上梳理自己的思路。
【二、低估了“低熵体”在“高熵环境”中的“反向净化”能力。
【刘光明这个“书呆子”,他的知识结构,他的思维模式,是高度有序的。
【清河县的官场,是高度混乱的。
【我以为,混乱会吞噬有序。
【但事实证明,在信息层面上,绝对的“有序”,对“混乱”具备降维打击的能力。
【一份份精确的档案,就是一个个无法辩驳的“公理”。
【他用公理,去审判那些充满了谎言、遗忘和篡改的“野史”。
【我输了。
【输给了我最看不起的,知识的力量。
写到这里,孙连城停下笔,抬头望向窗外。
阳光正好,但他的心里,却是一片阴霾。
他意识到,自己必须进化。
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