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象中的愤怒和咒骂。
而是一片欢腾的海洋!
“哭了!同志们,我哭了!三十三分钟的会,局长刚想展开讲第三点,看了眼表,直接说‘散会’!我参加工作五年,第一次在太阳下山前走出办公楼!”
“楼上的算什么!我给市里写了五年的材料,第一次写了个800字的稿子交上去,领导不但没骂我,还表扬我言简意赅!孙书记是神!”
“我们科长再也不敢半夜十二点在群里发‘大家辛苦了’,今天一天,我的手机清净得像个模型机!”
“孙书记万岁!孙青天在世!”
“从今天起,谁敢说孙书记一句坏话,我跟他拼命!”
孙连城看着屏幕上那些感恩戴德、恨不得给他立生祠的帖子,手里的茶杯差点没拿稳。
这……这剧本不对啊!
我明明是黄世仁,怎么就成了救苦救难的活菩萨了?
基层公务员是解放了,可中层干部们不干了。
第二天一早,高建市长的办公室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财政局长愁眉苦脸:“高市长,这预算报告就给一页纸,我那几百个项目,几百亿的资金,怎么写?我一个小数点都写不下啊!”
城建局长一脸便秘的表情:“市长,半小时的会,我连规划图都展不开就结束了,这城市还怎么建设?这不是懒政吗?”
几个局长你一言我一语,都在控诉孙连城这套规定是如何的“不科学”“反规律”“瞎指挥”。
高建听得头都大了,但他脸上却是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
他清了清嗓子,沉声说道:“同志们,稍安勿躁。”
他拿起桌上的保温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水,眼神扫过众人。
“你们觉得孙书记的规定不合理?”
众人拼命点头。
“你们觉得孙书记是在胡来?”
众人再次点头。
高建冷笑一声,把杯子重重往桌上一放。
“那我问你们,东滨市的‘城市大脑’,科学不科学?合理不合理?”
众人面面相觑,不敢说话。
“结果呢?”高建声音陡然拔高,“结果‘熵增自毁’了!李副市长现在还在接受调查!”
“孙书记的智慧,是我们能揣度的吗?他说一页纸,那就证明一页纸足够了!是我们的思想还停留在旧时代,是我们的工作方法太臃肿!看不懂,就去学!去悟!不要质疑孙书记的决定!”
“孙书记的背后,是道!是宇宙的规律!你们谁想跟规律作对,自己掂量掂量!”
高建一番连敲带打,把“因果律武器”都搬了出来,直接把一群局长镇住了。
他们一想到孙连城那张古井无波的脸,和李副市长那血红的“系统崩溃”屏幕,顿时感觉脖子后面凉飕飕的。
一群人灰溜溜地散了。
高建擦了擦额头的汗,心里一阵后怕。
开玩笑,质疑孙书记?我可不想我办公室的空调明天也“内存溢出”。
孙连城发现自己彻底被孤立了。
他亲手打造的“武器”,不仅没伤到敌人,反而把自己推向了人民群众的一边。
更可怕的是,半个月后,市效能办送来一份统计报告。
全市各单位的平均办事效率,较上月提升了35。文件流转周期缩短了近一半。基层干部加班时长锐减,满意度却直线飙升。
孙连城拿着这份报告,感觉自己像个笑话。
他想搅黄一件事,结果却把它干成了北莞市近年来最成功的改革。
很快,北莞的“减负奇迹”传遍了全省。
一时间,前来取经学习的考察团络绎不绝,把市委大院的门槛都快踏破了。
孙连城每天被迫接待好几拨人,听他们吹捧自己的“无为智慧”,烦得快要原地飞升。
“小张。”他把秘书叫了过来,脸上挂着生无可恋的表情。
“去,在市委大门口挂个牌子。”
“写什么内容,书记?”
“就写:参观收费,一人一千,概不赊账,电子支付。”
孙连城心想,我用钱砸死你们的热情,看你们还来不来。
小张愣了一下,但还是忠实地执行了命令。
第二天,一块巨大的告示牌,立在了北莞市委大院门口。
结果,来考察的人更多了。
带队的干部看到牌子,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一拍大腿。
“高!实在是高!”
他对身边的同事们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