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明皇帝。。。”
“。。。”
朱元璋越看眉头皱得越紧,将看完的几张稿纸往桌上一丢,
“这细碎的篇一到篇五的记录,哪里找来的?”
朱佑樘拱手道,“回老祖宗,这是臣孙的人,从翰林院旧档馆里,一本叫《国臣录》文集里找到。”
朱元璋一听,脸上的不满更甚一分,“翰林院的藏档?”
“翰林们的东西,不是应该秉持客观、详实的原则吗?”
“怎么全是写林豪的坏话?”
“按它上面的说法,”
“林豪就是一个十恶不赦之大奸佞。”
听到朱元璋对弘治朝的记录心怀不满,
朱载垕等几名兴藩帝王,心里隐隐有股爽利之感,
但他们面上不显,只是垂头不语。
短短几日接触,他知道太祖爷虽脾气爆裂,威势无双,
反倒还能多得他老人家的圣宠,“臣孙想先请教一下太祖爷,这些记录的内容,是否符合您所知实际情况?”
朱元璋凝眉,抚了抚胡须道,“不能说全部符合吧,”
“像要官、讲排场、好饮酒这些,倒是符合那混球的行事作风。”
朱佑樘再一拜,“那就没错了,”
“臣孙通过与祖宗们、还后世的娃儿们的交流,还有对旧档的查阅,知道林豪是一个有能的大才,”
“但其始终不为传统儒学界、文人士大夫们所认可,”
“教育革新在前朝废止之后,传统儒学再度成为学界的主流,”
“这些学儒之人入仕成了文官,”
“把控着朝廷的笔杆子。”
“文官们团体,历来都是道貌岸然,狭隘自利的,”
“他们会把不符合自己利益标准的君王、大臣记录地十分不堪,”
“所以,他们的笔下根本不可能记录林豪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