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情做好,然后业余时间,让它真正属于我。
努力让生命更充盈。曾经我也觉得刷剧,打游戏是很有意思很享受的事情,但是久了其实也会空虚,但兼职后反而不会觉得累,是充实的感觉。有目标有盼头后,依靠特长或者做喜欢的事情赚钱,我更加自信,更加从容和放松了。画画的兼职,从一开始的零零散散的单子,到后来变成稳定的收入,直到现在成了我的主业,让我有了价值感。由于我收费合理,并且画插图我会仔细阅读文章内容,画游戏角色我会理解人物设定,所以我的创作被认可后,接单变得很稳定并且量越来越多。
然后我慢慢开始选择为更好的作品服务,我开始有了更多选择权,甚至兼职的公司不止一家提出过希望我加入他们公司。
这样的生活,怎么会觉得累”,叶嘉看了一眼一言,继续说“人的心不安定才会累。而且我并没有想过一直这样不停歇的为生活奔跑,可能这是90后跟70后或者父母那一代人不一样的地方吧。我现在那么努力,只是为了尽快实现我想要的自由和自己对自己命运的掌握。
我个人认为安全感和自由来自于自律自强并觉醒的自己和攒钱的习惯。攒钱不等于省钱,指的是合理消费,不浪费。合理消费让我既享受了我需要的和想要的,又让我感受到物质极简主义带来的各种甜头,还给我带来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健康,以及实实在在的积蓄。
想要的比较少,容易满足,可能是我最幸运的事。
我现在也已经不再执着于一线城市的房子,但是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我也不能免俗,总觉得还是要有个房子,才算有个家,身才有处安放。所以我在喜欢的城市买了一套我负担起来没有多少压力的房子,为自己留的一处归处。
其实人确实不需要活的那么累,活得累大多是因为总想活给别人看,陷入了攀比。人最难填满的是欲望和贪念的沟壑,落入攀比后就会发现,追逐到一个经济圈层后,又会有更高不可攀的经济圈层在跟你招手,永无止境。喜欢攀比或者评论他人的房子、工资或者其他经济物质条件的人,实际是因为他们自己的不安定和意难平,不肯放过自己,然后想通过对比评价经济条件不如自己的人,获得优越感去感知自己过得好,但是这种优越感觉又没办法持续,因为他们也没办法控制自己不去跟比他们好的对比,然后很容易又陷入失落,接着继续陷入无止境的物质追逐,活得很累。只要攀比,就永远会碰到自己物质上比不过的人,心和灵魂就会因为无法满足一直无法安放。看看周围的人,多少人阴阴已经拥有足够多的物质资料,但仍旧活得很累或者不开心。
生活过的好和坏,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感受,只有我们自己可以定义它。通过攀比来定义自己过的的好坏,本质是失去了自己定义和感受幸福的能力和权力。
所以人一定要为自己活,为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活,不被他人所绑架。自己的生活不能被他人定义,更不能打着为我好或者爱的名义绑架,尊重我作为一个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相信我可以照顾好自己的身心,才是我可以接受的交往和交流方式。人有时候特别奇怪,就是阴阴一个人过得很好,偏偏有其他人,会来告诉他,说不是,你过得不好;一个人阴阴很快乐,却有人告诉他,你并不快乐;一个人没有取得世俗的成功,但自给自足过得很满足和幸福,却有很多人来告诉他,你很累很不幸;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些其他人有些甚至可能根本不了解他不熟悉他,甚至是没见过他,只是听说过,就觉得自己有资格指手画脚他人的人生,婚姻,以及内心感受……
对此我的观念是,我们没办法改变别人的想法和行为模式,但是我们要坚定的保护好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生活。别人能不能成功绑架我们,取决于我们愿不愿意给自己铐上镣铐。一旦我们自己能不去在意世俗的观念和他人的看法观点,坚守内心强大自主的自己,我们才能掌握和定义自己的人生。
身心一体,互为影响,内心越丰盈,精神越富足,身所需的物质越极简;反之亦然。
身的安放,需要一定基础的物质条件,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生存和简单的欲望都满足不了的时候,心也很难安定。但是我认为,如果不攀比不盲目追逐,现实中绝大多数人是可以达到这个基本项的,因为生活本身所必须和必要的物质资料就是极简的。当然,对一定基础物质条件的要求,可能之于每个人的标准是不同的,但一个有大福报的人,一定是一个对物质生活容易满足的人。
如果物质已有基本保障,温饱不愁身定后,心还是没有安放好,不自在,掉入贪嗔痴中迷失了,那么心就会对身提出更多物欲的要求。心以为只有得到更多的金钱和物质条件去安放身,才能心定;结果发现,当实现了一个阶段的物质目标后,心的气更高了,更不安定了,它又想要更多,然后继续折磨身,最后身心俱疲,俱不安定。其实没意识到真相,身不定是因为心未定,心安则身安。
我现在做的,就是早早给身创造一个长久的基本物质生活保障,让我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通过这个基本的物质保障去保持身定,进而更好的安定好内心。”叶嘉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