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主及笄(1 / 4)

今年是天福十九年,二公主马上就要过十五岁生日了。外面的公主府已经建好,等她及笄后就要搬出宫住。

藜朝的规矩,成年的皇子公主都要出宫住到皇子府、公主府里,有封地的,日后也可以搬去封地居住。

二公主的封地在江南那边,有山有水,有桑有茶。当然也有一个很大的丝厂。封邑的食禄丰厚,风景也好,气候环境都很养人。可见圣人对她的看重。这样的好地方,封给得宠的王爷都够。圣人却坚持说地方小,给了二公主。

封地好,但圣人现在也不打算让女儿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住。翻新的公主府十分漂亮,可以说是在不越制的情况下做到了能想到的最好。

姬昭明今年给二公主准备的礼物,也藏在了新建的公主府里。

二公主成年出府,就可以逃离弘文馆的约束了。她若是想去,先生们也会欢迎,但她毕竟已经开府,到了适婚之龄,总不能把姑娘家一直圈在学堂里。所以课业于她,不再是强制内容了。

一想到从此以后,不用再鸡鸣便起,不用记笔记,不用写作业,不用面对随机的随堂小考……二公主觉得自己的人生又有了盼头。她终于快要熬出头了。

再娇惯孩子的父母,于孩子学业一事上,都很难纵容溺爱。圣人这样恨不得把二公主宠上天的父亲,也是如此。

圣人让姬昭明在贯通班跟二公主一起读书,就是知道读书苦,但宁可让姬昭明累一些做个伴儿,也要让女儿坚持。哪怕二公主不需要靠科举,哪怕他没打算过让二公主了解朝政。

他的女儿就是全世界最好的女孩,绝不会被别的女孩落下。

圣人对二公主的标准,就是以姬昭明为准,不是非得拿她俩比个高低,大差不差得就行。

这三年,二公主是在愧疚中咬牙坚持下来的。她以为是自己连累了姬昭明嘛,自己又比姬昭明大了那么多,当然得努力学好,才能辅导她的昭明妹妹。

姬昭明最初还能委婉地引导一下二公主,最后一年,就真的是二公主教她了。

二公主现在的知识储备,考科举还是难,但是想要看懂试卷、分得出三六九等,则是轻而易举。

圣人和皇后的基因摆在这里,二公主的天赋没得挑。以前对她的要求确实宽松,二公主的课业就有些不堪入目。现在管的严了,她自己也玩命用功了,自然追了上来。

姬昭明以前凭的,是她的眼界和思维。但她是个理科生,文科的积累仅限于中学时的那点子文言文,具体内容早都忘得干干净净了。

这三年,姬昭明就好像年年都在过高三。四书五经那么多内容,就这么三年,竟然能讲了一大半。而且,在过了最初给她适应的半年后,先生们也开始要求她背诵默写全文了。

别的先不说,《孟子》可是有三万多字!她求亲爹帮忙,光是整理拼音句读,就用了大半年。先生们用了两个多月讲完,再给她一个月时间复习,就觉得她应该能背熟了。

最可怕的是,包括二公主和师兄,所有之前跟她进度差不多的人,全都能做到背熟了。

卫王府的义兄鸿致也能做到。杜家的表兄们都开始背左传了,那可是将近二十万字的巨著!

作为爱民印刷坊的老板,亲自查看过四书五经的印刷进度,姬昭明是偷偷算过字数的。这些文章加起来,有六十四万字之多。印刷坊前后都用了两年才印完。还只是拼音句读版,至于有释义的版本,还在慢慢整理呢。

所以,每当先生提起中书省的王侍郎的时候,姬昭明都会怀疑人生。

就算三岁开始启蒙,到十二岁也才九年,竟然能熟背四书五经,还知晓含义?

这份天赋和努力实在让人震惊,而且,王侍郎还不仅仅如此。

《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贵族子弟们的教育,可不是只要死读书就行,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缺一不可。

虽然王侍郎十二岁时还不能精通六艺,但是日常的学习训练必不可少,这都是要消耗时间和精力的!

姬昭明每次听先生用王侍郎激励学生,就在心里叹息:有天赋的人比我还努力,我努力的终点是人家十二岁的“中点”,人比人得死,先生还是把我开除了吧。

大皇子他们则是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王侍郎是宗亲,他优秀就是皇家优秀。

他们虽然早就过了十二岁,也已经背熟了四书五经,一样很优秀的。日后定要加倍刻苦,不负先生的期待。

同班同学卷着,二公主日日盯着,课后有亲爹辅导,场外还有祝星河在等着笔记……姬昭明没法摆烂。

在卷王班级里,姬昭明为她曾经扇动的翅膀付出了代价。卷是没有止境的,她有本事开头,就得受着,别想逃离。

作为女孩儿,姬昭明只能逃掉一门课—

最新小说: 娱乐:一首上了年纪的男人都哭了 和离后,我二嫁九皇子气哭前夫 总有人说我不太正常 我靠抽卡在废土世界囤货带崽 女配修仙,仇人祭天 为助师兄成神,我根本躺不平 在提瓦特成为人气角色指南 杀手弃妃,战神王爷求庇护 请出示营业执照[娱乐圈] 兽医:从失业走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