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等身(1 / 4)

刘公公给姬昭明传过话后,也转交了一份奏折的提要,内容就是从兵部尚书的折子里摘取的关键点。

兵部尚书甚至让自家女儿给姬昭明送了张请帖,是打算撺掇个一场小聚,请来许多武将家擅骑射的女子,去京郊进行一场射艺比赛。

姬昭明正好需要多了解些□□的使用感受,痛快地答应了。

武小姐也试探着给二公主送上了请帖,二公主本来也答应了,但临要出门前一天,却被皇后叫回了宫里。二公主在适婚之龄,最近有不少大臣替子求娶,圣人皇后挑来挑去也有几个能入眼的,圣人找了个考校的由头,打算让二公主自己在侧殿也看看。

“我接了武家小姐的帖子,要和她们一起去鹿儿山跑马比弓箭的。昭明也会去。”

“这可是你自己的大事,你要是去玩儿了,就别怪我们替你做主,到时候可别埋怨。”

“我还小呢,着什么急,大皇兄也还没成亲啊!”

圣人早先就跟皇后说过,皇子们的婚事不急,先学习历练要紧。所以,皇后现在的精力,都是放在二公主的亲事上。反正儿子什么时候娶亲,都能可着全天下最好的女孩挑。但要是不早早挑个好儿郎给女儿,人就怕会被别家定走了,皇后可是打算为女儿挑个俊秀有才的少年郎的。

二公主只好乖乖留在宫里,还在心里给明日会见面的少年们都记了一笔。害她不能出去玩,害得她不能和昭明一起去鹿儿山,都是坏人!父皇要考校他们的文采是吧?自己定要带好纸笔,把他们的错漏都记下来,再到父皇面前挨个儿挑毛病才好,就像先生们做的那样!

四年前的二公主,学业上真的是得过且过,听人引经据典时,顶多觉得耳熟。

但在弘文馆里卷过三年的二公主,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尤其是天气暖和后,二公主保持着至少隔日来弘文馆陪姬昭明念书的频率。毕竟她觉得姬昭明之前是陪自己在弘文馆遭罪,现在轮到她陪姬昭明念书到毕业了……

这两年的弘文馆贯通班是什么水平?

新科进士们笑着进来,也未必能自信得笑着出去!

皇子公主们关系都很好,后宫就算有什么争宠的事情,也波及不到小辈这里来。

为什么?因为他们都在上课、做功课、背书啊。跟亲娘都不是日日能见面的,就算总能收到亲娘送的温暖……可是皇后娘娘每次给儿女送点心饮子,也会给其他人一份啊,当然不会有什么隔阂。

至于攀比、嫉妒之类的,根本不存在。有这种想法的人,是真的不了解弘文馆,也是瞧不起弘文馆的先生们。

姬景行在弘文馆里算新人,一进来教学就有了好成果,其他先生们谁心底服气啊?

圣人还让姬景行主持修字典,姬景行的亲闺女还是贯通班里年纪最小的学生,还有记笔记的习惯……姬昭明还天天下课带着笔记去找亲爹帮忙整理……

这意味着什么?

新字书的负责人,会看到他们每天讲课的内容!

文人嘛,骨子里总有些青史留名的志气。谁不想在课堂上说点儿“金句”,然后借姬昭明的口说给新字书的负责人听?姬昭明每天跟姬景行学了多久,先生们都的偷偷做了记录的。要是哪天姬昭明是捏着厚厚一叠纸离开、甚至因为太晚,害的姬景行因为宫门上锁要留下值班,当天的任课老师们能趾高气昂好几天。

弘文馆的学生们卷,是有目共睹的。

弘文馆的先生们表面上云淡风轻,好像下了值就约朋友出去喝酒品茶,其实约得全是文坛数得上号的人物,内卷比学生严重多了。课上那几个时辰,全是背地里整日整日得打磨所得。

先生们自家的藏书阁里,多多少少都添了基本新作的书评、笔记,不为外人所知罢了。

国家最顶尖的教育机构,任职的都是圣人精挑细选的精锐,还这么卷了好几年,教学质量能把国子监落下一大截。

弘文馆的学生,只要撑住了没掉队,一日要有别人三日的苦功,一日更能有别人五倍的收获。

毫不夸张地说,要是让二公主现在去国子监里考试,在同龄人里,拿不到前三,算她发挥失常。拿不到第一,还得是因为国子监的学生里有她先生们的得意子孙,对应的题目是在家里开过小灶的,才能胜过二公主一点。

圣人从前只知道二公主念书下了苦功、进步很大,有大皇子顶着,他没觉得女儿的进步多么夸张。

这次考评年轻人,除了想挑女婿,他也是想熟悉一下新秀,想着会不会发现下一届的状元人选。结果考评结束后,圣人一点儿都没被惊艳到,只觉得中规中矩。

把人都打发走,圣人进入内室,和妻女围坐在一起,圣人主动说:“这几个年轻人好像被夸得过了,有些稚嫩了。”

皇后觉得人都不错,但丈夫挑女婿的眼光高,她当然高兴。主动指着二公主奋笔疾书写的那一沓点评,跟丈夫分享趣事:“不怪圣上眼光高,瞧

最新小说: 和离后,我二嫁九皇子气哭前夫 总有人说我不太正常 在提瓦特成为人气角色指南 女配修仙,仇人祭天 我靠抽卡在废土世界囤货带崽 兽医:从失业走上人生巅峰 为助师兄成神,我根本躺不平 杀手弃妃,战神王爷求庇护 娱乐:一首上了年纪的男人都哭了 请出示营业执照[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