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灯(1 / 3)

说来有趣,制作硝酸时,研究小组还顺便研究了一下“硝石制冰”。硝石溶于水中,需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只要套个盆,向外盆中的水里投入大量的硝石粉,盆中盆里的水就会被外盆的溶解过程吸去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

到底能不能制冰呢?能,但成本太高了。

一大盆溶液才能让内盆的水降5℃,还需要做好保温。为了一小盆冰,她们用了一整车的硝石!耗费的时间和人力,更是让这块冰显得尤其珍贵。

完成实验后,根本不用计算,姬昭明就歇了用硝石制冰售卖的心思。不过,如果只是在夏日为饮品稍稍降温,使其有冰爽的凉感又不会寒了脏腑,倒是正好。

姬昭明算的是经济账,这么大的代价做一块冰,她觉得很亏,但其他人的想法就完全不同了。

温水制冰,在他们眼里是什么概念?就相当于亲眼看见点石成金一样。小雪和祝星河早就习惯了各种实验,惊讶之后就适应了,道士们和两位皇子就没法冷静了。

前者开始思考是不是以后能化雨为雪,后者则是准备带着冰块进宫去献祥瑞。

最后,一小块冰被装进了食盒里,然后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上棉被,被两位皇子快马加鞭地送进宫里去了。

圣人平平淡淡地接受了这个礼物,然后叮嘱儿子们要多跟着小司空学习:“既然昭明说这只是个小试验,那就不要大惊小怪。日后培养的人才会越来越多,朕很想看到你们能真的‘呼风唤雨、掌控雷电’。”

年轻的两位皇子,带了一食盒冰来,灌了两肚子鸡汤走。

从那以后,皇子们听小雪讲课也开始记笔记了,道士们则是拉着自己拐来的老友一起,加班加点得干活。

各种矿石都被尝试着碾碎、分解、锻造,用各种酸去溶解,研究溶液、研究滤渣。虽然还不能测定各种物质的元素序列,但姬昭明已经开始给大家灌输原子的概念了。就算现在分析不出其中的质子、中子结构,就算现在还没法提出化学键的概念,但这并不耽误他们先整理出各种物质的基础属性和转化关系。

暂时不能从微观上刨根究底,那就积累大量的素材,好能让人归纳总结,总能一点点揭示化学变化的原理。

对物理和化学的探索,是一直在双线并行的。

顺风耳没有,但是用胶管做个听诊器还是很容易的。把脉是触诊,和听诊是两种不同的诊断方式,却又异曲同工。

用听诊器直接听,听的是心律、心率、杂音、心音以及心包摩擦音等等,而触诊,则是感受动脉搏动的显现部位、节律、速率、形态、强度……都是通过观测心脏的搏动来检查身体的健康程度。

望闻问切,中医诊断病症时,切脉是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却不是唯一的手段,还是要配合观察问询的。就像现代医学,即使有心电图,也可能还需要造影等方法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对于习惯了触诊的太医们来说,听诊就是一种很好的补充。往日里只能通过指尖感受的律动,以声音为载体传递过来,是十分新奇的体验。

而且,听诊器不只可以用来听心血管系统。当呼吸系统出现问题时,可能会有痰、咳嗽,这时就可以用听诊器听肺。腹部的脏器也可以听,肚子咕咕叫就是肠管运动时发出的肠鸣音,当出现疾病时,肠鸣音的次数是会改变的,甚至会产生杂音。

这可都是新的看诊思路,太医们现在人手一个听诊器,没事儿就要抓个人诊诊脉,再用听诊器查看一番,然后记下笔记。这些经验的积累,会在日后的诊断过程中起到大用处。

有了玻璃,水银体温计也成功做了出来。就是纯手工制作比较难,但这难不倒手艺卓绝的皇家工匠。

体温计的销量也特别地好,洛阳和周边城市的医馆药铺中,都会备上一个,大户人家里也有。检查是否发热,凭借人的经验感受,当然没有温度计精密准确。

这些有定期请平安脉习惯的人家,留底的脉案中也都加入了听诊情况和体温。在健康这个方面,大家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特别快。

但这并不是最受欢迎的新产品。

因为沼气灯问世了。

姬昭明的实验室不缺矿石,独居石当然也有。独居石是一种中酸性岩浆岩和变质岩中较常见的副矿物,在一些沉积岩中也存在。独居石为单斜晶系,晶体板状或柱状,因经常呈单晶体而得名。其外观一般呈棕红色、黄色,有时褐黄色,有油脂光泽。主要作为副矿物产在花岗岩、正长岩、片麻岩和花岗伟晶岩中,与花岗岩有关的热液矿床中也有产出。

天然的独居石看起来像是未经雕琢的宝石。先在140-160℃下,用烧碱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溶解,可以提取其中的铀,这可是自然界中能找到的最重的金属,可以用在陶瓷釉料中做黄色着色剂,用于制作玻璃则可以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绿色的强光。不过提取难度比较大,所以实验室里只是对这个溶液做了简单的记录。

最新小说: 娱乐:一首上了年纪的男人都哭了 兽医:从失业走上人生巅峰 请出示营业执照[娱乐圈] 杀手弃妃,战神王爷求庇护 女配修仙,仇人祭天 我靠抽卡在废土世界囤货带崽 和离后,我二嫁九皇子气哭前夫 为助师兄成神,我根本躺不平 在提瓦特成为人气角色指南 总有人说我不太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