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春耕(1 / 2)

出了正月后,春暖花开。

物理学院的大部分人,都跟着拖拉机一起奔赴各地去忙活春耕了。姬昭明也舍不得中断研究,但是春耕是大事,只有他们会修车,只能先把人撒出去。

拖拉机的效率,再好的耕牛也没法相比。他们去的大都是地广人稀的偏远地区,空地多,连成一片也方便机器大范围耕作。至于一些小地方,可以用摩托车改装,还更灵活好用。

耕地用机器,播种也得用机器,不然只靠人弯腰手工播种,怕是要干到猴年马月去。

播种机的主体由播种部分、种植部分和机架结构组成。

播种部分分为排种器、种肥箱和排肥器。

种植部分分为开沟器、覆土器和镇压器。

机架结构除了连接各部分的机架外,还有一个像独轮车一样的行走装置,以及把种肥传输到地面的传动装置。

有了它,机器开过,就能完成完整的播种过程,非常方便。

靠人力均匀地撒种子,速度慢不说,也不容易达到均匀播种的目的。毕竟种地是大量重复的工作,一粒粒数着撒种效率太低,均匀地撒种子,也是农家好把式的必备技能。

物理学院的这些学生都在飞云庄练过,亲身体验过不易后,再让他们研究如何均匀撒种,大家都很积极。

想达到这个目的,只要一个小弹簧就可以,依靠弹簧的弹力,把种子匀速弹出。

这些小改动写在试验报告上,在大片的发动机设计图和效率说明下并不显眼。等到实地演示时,庄户人家看在眼里,就非常震撼了。

这和自动种地有什么区别?简直就是神迹!

三月份的时候,南方第一波春耕的总结报告就发回来了。拖拉机投入大范围耕种后的实际效率,比预计的还高不少。

论效率,一辆拖拉机不输十头牛。论耐力就更猛了,只要柴油管够,在车前架上明亮的汽灯,完全可以歇人不歇车、连续十二个时辰开工。

要按原计划,他们至少还得再干一个月。工作计划是按照每天工作六个时辰算的,但是车队和当地的百姓都太有激情了,自发加班,提前完成了任务。

这次发回来的报告,还附带了请愿书,求圣人允许他们一路助农耕地耕回来。

姬昭明心疼才铺了没几年的水泥路,送他们出发前三令五申,不许他们把拖拉机这样的大家伙开上水泥路面,让他们另找土路。

藜国现在的官道修得很好,基本都是竹筋混凝土的四排道路面,每排道大概有四米宽,由4米*4米的路板组成,是为了减小热胀冷缩对路面的影响,也是为了方便修补路面。要是坏了一部分,只修对应的几块就可以了。

官道两旁还都种了大量的树,可以固水土,还能夏日遮阴、冬日挡风。附近的百姓也可以来树下捡拾柴薪。待树木逐渐成材,取材后立即补种,以保证水土稳定。

路边当然不会少了驿站,也有占到好位子的百姓趁机守在路边开个小店,生意竟都很不错。再加上隔一段距离就有给人休息用的凉亭,甚至还是双层的,是为捐钱修路建的功德亭,可供路过的行人歇脚。

路修得好,确实有益于行商流动,促进商业。

繁荣是好事儿,但是路两边挤得满,想把拖拉机开回来,路边却没有足够的地方给拖拉机通行,只能从外面绕着走,甚至还得穿过农家的田地。

出发时好说,百姓还没开始翻地,过去也就过去了。现在想回来,却很难办:农田要么已经种好了,要么就是翻好了土正在种,车压过去,人家的地就要毁掉好几垄。

他们要是强行压过去,百姓确实有苦说不出,也只能捏着鼻子认。

但拖拉机车队里都跟着物理院的学生,这群人是跟着姬昭明在农庄里吃住过的,为了设计改良机器,更是亲自干过农活,他们知道农家的辛苦,知道心疼。

仗着提前完成了任务,他们干脆往京中打了个报告,重新规划路线,顺着农田的外围绕大圈。顺便开着机器,走过路过就顺便翻了一片地。机器多,并排开过来,相当于又开了一块荒地。

他们出发前,富婆姬昭明给每个小队都分了一百贯钱,允许他们商量着便宜行事。需要在当地雇工时不要吝啬,吃喝条件太差的时候可以改善伙食,只要小队成员都商量好,写清楚花钱的清单就可以。

这算是姬昭明给他们的甜头,让技术人员出差干脏活累活,总得给些好处。

不知道这些学生是不是实心眼,或者是理解错了姬昭明的意思。除了修理机器的花销,这笔钱他们都没乱动。若是遇到特别困难的农家,倒是可能留一点钱,或者买点米粮赠与。

等到准备回程了,钱都剩下不少。所以,虽然他们绕了远路,盘缠还是比较宽裕。

甚至还能买些青菜种子,开荒后顺便播种了。派人告诉当地的县官,让他们记得分派人去伺候,算是车队送给当地百姓的礼

最新小说: 我靠抽卡在废土世界囤货带崽 女配修仙,仇人祭天 请出示营业执照[娱乐圈] 娱乐:一首上了年纪的男人都哭了 和离后,我二嫁九皇子气哭前夫 兽医:从失业走上人生巅峰 在提瓦特成为人气角色指南 杀手弃妃,战神王爷求庇护 总有人说我不太正常 为助师兄成神,我根本躺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