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文书院 > 女生耽美 > 司空娘子以理服人 > 如何凭空变人口

如何凭空变人口(1 / 4)

圣人想到姬昭明的心情,很复杂。

这孩子省心的时候是真省心,贴心的时候贼贴心。

比如外派姬云瑾的事情,圣上确实不想留下新状元,但也没打算把自己“财政管家”的长子长孙派去千里之外。他想的是,先让大皇子去敲打敲打,然后挑几个近些的、比较有前景的地方给人选。

谁知道,姬昭明去转悠了一圈,现在姬家都开始搜集南宁的风土人情资料了?

姬二爷也亲自向圣人呈上了姬云瑾写的请命书。不需要安抚,非常之配合,只等任命下达,随时愿意出发。

但是,要说给圣人出难题,姬昭明也是有一手的。

比如,之前的恩科改分罢落事件,比如姬昭明新递上来的谏言折子。内容不少,围绕着人口买卖的各个方面说了许多,然后提出了废除奴隶制。

关于雇佣“年老□□”的事儿,到底还是闹了起来。比大皇子预计的更加来势汹汹,不止如此,还有人指责姬昭明“让妇女不安于室,有碍人丁繁衍,毁坏藜国根基”。

藜国现在发展得好,缺人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可是壮丁不是地里的韭菜,从怀胎到生产,再到长大成人,那是需要时间的。地方官再急,也只能盼着年轻人赶紧结婚,结婚的赶紧生娃。

今年圣人还派了许多人手到各处核查常平仓,自然顺带着也是要查一查人口,虚报多报这种事,暂时没人敢做。毕竟,谁知道巡查队什么时候来?这群人可不按套路出牌,还干出了查过一遍后、转一圈又偷偷回来暗访再查的事情。

谁敢作假?想要人口,还能怎么办?

全国各地抢人抢了好几年,现在也有了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彼此之间不能太过分。为了变出人口,今年还出现了一位奇人。

那个地方官出身江南富户,数代经商,终于供出这么一个改换门楣的学子,他的家族和他本人都无比期望他能在任上有所作为。至少考评要好,以后好谋求升职。

地方官的本家是不远万里地出人出钱出力,就为了帮扶当地的经济,确实干出了很好的效果。听说了巡查组四处检查的消息,这位地方官是很兴奋的,这可是他升迁评优的好机会。

但是,别的方面再好,他眼下也有一个难处,那就是人口。接任时,他的前一任,是虚报了不少人口的,饶是他再努力,在到处缺人的情况下,也没能抢到多少,几年下来,人口窟窿还没填完。

如果巡查组来了,别的方面再好,人口一项出了问题,在他的个人评价上,也是个难以消除的污点。纵使大家都知道这里面的一些违规操作,未必会因此受到责罚,地方官还是不想背这口锅。

他是想要出头的,别的方面都做得很好,不能被人口拖累。

思前想后,给他想出了一个办法。

贱籍中人是主人家的财产,是不算当地人口的。所以,地方官靠着家里的帮助,从各处买了一百多个奴隶,都重新签了契,把他们放归良籍,都落户在本地,还给安排了营生。

至于买这些人的费用,算是借给他们的,只要每年纳税时交一部分,无需利息,坚持还清本金就好。契约里特别限定了两条,不可做违法犯罪之事,以及,还清本金后也至少要在地方官治下生活五年,否则要多赔三倍的钱财。

砸钱非常有效。巡查官也如愿过去查了,因着各方面数据都很好,之后也暗访过,最终把这儿当成了正面的典型,写在了送回京中的报告里。

这个地方官的“妙招”,也由察视听的人查探清楚,呈了上来。

圣人不介意官员的这种小聪明,既然政绩是实打实的好,对方家族也很配合卖力,圣人很高兴地奖赏了这人,还给升了职。

那么大的人口窟窿,不仅填上了,还多了不少,周围的地方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个妙招藏不住,地方官也没藏着掖着,毕竟不是每个人家里都能这么豪气,他不怕别人学。

没能力另辟蹊径的地方官员,就只能总是劝婚、劝生,盼着、熬着。

往常大部分官员都觉得:本地留不住人口是因为穷,百姓活不起了才会跑。结婚比例低是因为穷,所以娶不起媳妇。新生儿少更是因为穷,吃不起饭所以身体不好,所以怀不上或者坐不住,生下来也容易养不活……

结果现在眼看着百姓的日子好过些了,人口却没有如他们所想的大幅上涨,官员们当然急。

新总结出来的原因五花八门,分析什么的都有。其中就有些人不思考深层原因,只简单地找今时往日的不同,然后把问题归到了姬昭明的身上。

怪姬昭明让女子变精贵了,好些能赚钱的女子闹着要和离,寡居的女子也有好些不急着嫁人了,这耽误了多少姻缘?

还有,年轻的适婚女子,有不少都敢出来找活干,还主动去扫盲班学认字。她们中的大部分都变得不急着嫁人了,她们的父母挑选未来女婿时也多了许多要求,这又耽误了多少姻缘?

最新小说: 为助师兄成神,我根本躺不平 娱乐:一首上了年纪的男人都哭了 和离后,我二嫁九皇子气哭前夫 请出示营业执照[娱乐圈] 我靠抽卡在废土世界囤货带崽 女配修仙,仇人祭天 总有人说我不太正常 在提瓦特成为人气角色指南 兽医:从失业走上人生巅峰 杀手弃妃,战神王爷求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