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文书院 > 武侠修真 > 开局成扑街导演,我要退出江湖 > 第一百零四章 成立电影工作室

第一百零四章 成立电影工作室(1 / 2)

邵一夫摇摇头,表示并不清楚。

李逸笑道。“对赌协议最早源于欧美那边的“棘轮条款”,是一种财务工具。”

“简单来说,那便是一种投资协议。为了尽可能的实现投资交易的合理和公平。”

“讲具体一点。”邵一夫追问道。

“投资方与被投资方可以根据某项业绩标准签订条款。”

“例如,我同邵氏签订条款。一年的利润将达到多少。如果达不到这个业绩标准,既将履行协议上的内容。”

简单明了,邵一夫轻笑一声,盯着李逸。“后生仔,你就真的这么有信心。”

“事在人为。”

李逸笑道。

“六叔,我的构想。是我成立一间电影工作室,挂在邵氏的名下。”

“电影工作室?这又是个新鲜的名词。”邵一夫脑中收刮殆尽,也没找到类似的词语。“同嘉禾的卫星公司有何区别?”

“区别好大。”李逸笑道。“这个电影工作室,是自负盈亏的。”

电影工作室这种模式,是徐老怪在84年搞出来的。

那时候徐克与新一城已度过了蜜月期,矛盾与日俱增。

新一城的主要制作方向,在于炮制迎合新一代观众的商业化喜剧片。而徐克更想拍一些更具个人风格的电影。

于是便提出离开新一城。

雷觉昆不忍人才外流,便通过金公主院线,资助徐克开设个人的电影工作室。由徐克自由创作,施南笙管理财政。

不过当时也有另一个说法。那便是徐克倒是其次,是雷觉昆不想失去施南笙这个管理发行的大将。

徐克的电影工作室成绩斐然,为日后的香江影坛奉献了诸多佳片。尤其在新一城倒下去之后,帮新公主强行续命多了一段时间。

“自负盈亏?”邵一夫顿时有些兴趣。“讲落去。”

嘉禾的独立制片人制度,其实就是由嘉禾负责出钱投资,不参与影片制作,只管宣发。

影片制作有卫星公司完成,只给予一定比例的分红。

而李逸的提出的自负盈亏,倒是有些新鲜。

“电影工作室由我同邵氏共同出资。我负责主要经营,邵氏负责宣发。”

“当然,影片也肯定是在邵氏院线放映。”

李逸答道。

“听起来好似不错。”邵一夫稳如泰山,他澹澹说道。“那你说的对赌协议呢?”

“电影工作室三年内,每年保底盈利1500万!”李逸已经做好功课,他继续说道。“如果达不到这个业绩要求,电影工作室由邵氏全盘接受。”

笃!邵一夫手杖直插地面,身子勐然站起。

他目露精光,盯着李逸。“后生仔,你知唔知自己在讲咩野?”

拍一部戏赚钱不难,难的是要每部戏都赚钱。现在整个香江影坛,也就程龙,和新一城三巨头有这个本事。

洪锦宝都不行。

“六叔,我当然不是随便夸下海口。”李逸笃定道。

邵一夫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千五万,还有同人分,其实几百万的利润,对于邵一夫来说,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所看重的,是这个模式的可行性。

通过这个模式能给邵氏带来什么?

还有眼前这个年轻人,是否能做到?

“这么便宜我邵氏?总不会没什么要求,斋拿钱就可以了吧。”邵一夫微眯着眼,直勾勾地盯着李逸。

“有劳先有得嘛。”李逸微微一笑,随后神情逐渐严肃。

“首先,我要一切拍摄任务,邵氏和无线都要最大可能的配合。从台前到幕后,我不想体会到亲生仔和继仔的区别。”

“当然,电影工作室也会给予相对应的费用,算是租借。”

“其次,我希望电影工作室出产的影片。在邵氏院线,能要到合理的档期。这一点,我们可以凭影片品质说话。不能厚此薄彼。”

“第三,外阜分成。我知邵氏在南洋足足有130家影院,有时候外阜票房比本港还要多。分成比例上,工作室可以拿得少。但一定要真实!”

邵一夫微微点了点头,这些条件倒不算苛刻。均建立在赚钱的基础上。

“工作室你打算怎么拆,五五分账?”邵一夫不追问细节,而是换了另外一个话题。

李逸心中暗喜,能问出这句,就说明邵一夫有些意动了。

“初始资金为1000万。我拿600万,占6成股份。邵氏拿400万,占4成股份。”李逸不假思索道。

“不可能!”邵一夫立马反驳道,“我邵氏拿600万,占6成。”

李逸笑道。“六叔,不如我拿510万,占5成1,。你拿490万,占4成9啦。”

双方死咬的,就是电影工作

最新小说: 厉总你前妻又挂妇产科了 我是你爸 光影之下0 重回八零,全家偷听我心声后赢麻了 盛总别虐了,夫人她是真千金啊 神医出狱 从零三七号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北境第一战神 外神降临:我将扭转万象 僵约:开局红眼僵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