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想理一理思路。
江爸今天突然问她有没有朋友的话,想必不是心血来潮。她不是没注意到江爸总是有意无意看她手机,虽然她知道江爸多半什么都没看见。毕竟只有绑定了系统的她,才能看见手机里的微信群。
但也正是没看见,江爸才会提出那个疑问。
你寝室里的朋友呢?
江绵还真没乱说,这具身体的原主是真的没朋友,记忆里,她和寝室的关系并不好。至于不好到哪种程度,周一大概就知道了。
……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江绵度过两天不走剧情的周末,终于迎来了周一。
江城大学是一座综合类院校,原主江绵就读的专业是十分冷门的舞美设计。说实话,对于原主选择的这个专业,江绵乍一下还有些吃惊。
虽说不走剧情会死系统只负责给她传输原主江绵的记忆,和书中相关剧情,并不负责传达原主主观思想。但江绵还是从寝室书桌上,部分崭新得如同从未翻阅过的书里窥探出些什么。
看起来原主和她一样,对这个专业并不十分感冒。那当初原主选择这个专业的理由是?
记忆里,原主好像跟江柔说过以后要替跳舞的江柔做舞台设计,可能是姐妹情深的选择吧。
挑出今天上午要学的课程书籍,江绵没再多想。
舞美设计要学的方向多且杂,上午的课是讲舞台灯光设计,完全是上辈子的江绵从未了解过的领域,里面不仅讲到一些基础的布光知识,还涵盖了剧目分析,江绵听得似懂非懂,主要是系统也不负责对原主记忆里书面知识的传输。
江绵两眼一抹黑,然而命运似乎十分喜欢跟她开玩笑。
正如不管哪个阶段的学生,都不喜欢坐前排,本能性的会选择跟讲台距离更远的安全位置。江绵是一大早直接从家里赶到学校寝室去拿书的,到寝室的时候,室友们早就去了教室。没人给她占座,三三两两聚成一团的学生都选在靠中后的位置。只有她,孤零零的一个人坐在第一排。
理论上来说,大学时期的第一排属于好学生的专座,于是江绵很幸运的被抽中了。
“这位同学,你来简单概括一下这个剧目里的舞台灯光使用。”
幻灯片上显示着灯图,还有几张剧目相关的剧照。
江绵吸了一口气,目光落在幻灯片上的其中一张剧照上。
“第二张剧照里使用的面光和整体光偏暖调……”
清冽的女音传来,虽说前几句都在扯什么面光、脚光,这种看一眼书就知道的简单名词,但乍听着还挺像那么回事。可随着不缓不慢的音调徐徐传来,从那句“如果把这副剧照看成一幅画”开始,回答的内容开始变得诡异。
讲台上抽问的老师,脸色有一瞬微顿,甚至不由自主看了眼教材封面。
他是在上舞台灯光课吧,怎么变成了绘画赏析?
“噗嗤~”台下不知是谁憋不住笑,然后是此起彼伏的低笑声。
“好了。”任课老师回过神,挥了挥手,“你坐下吧。”
一堂课就这么有惊无险的过去,除了江绵背地里在“恋爱脑”这个称号后,又多了“草包”、“送分题都不会”几句吐槽后,一切看起来与从前并无不同。
上午的时间虚晃而过,好在后面江绵没再被抽中。到了中午,她根据记忆往食堂走,吃完饭才回寝室午休。
她回来得早,寝室里没人,江绵看了下午的课表,除了艺术概论就只有一节体育课。
估摸着时间,她设了闹钟就躺在床上。
屋里静悄悄的,403寝室其他三人回来时,正好看见江绵的拖鞋在床梯旁边。三人默契对视,不由想起周五有人目睹江绵推人,转头还能心安理得逛街的事。
这是真沉得住气啊。
撇了撇嘴,她们倒要看看,到底有多沉得住气。
……
下午,最后一节体育课。
原主江绵在学校习惯了独来独往。但有时候,学习并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事,比如这学期体育课突然增加的羽毛球训练。
没人愿意和江绵一组,体育老师是个不苟言笑的大叔,他不懂学生间的暗流涌动,见江绵落单,随意指了个男生:“你们俩一组。”
被选中的男生是班里出名的闷葫芦,可即使这样,他也听说过江绵推自己姐姐的事。传闻里的江绵,为爱上头,恶毒又无脑,但两人一番练习下来,他觉得面前的江绵好像和班里的传言有出入。
比如现在,她总是主动捡球,脸上看不到半点怨气,一看就是十分好相处的那类人。
他有些迷茫,到嘴的话不受控制说了出来:“你真推人了?”
说完才惊觉糟糕,脑子里蹦出“交浅言深”四个字。这种事情,江绵怎么可能告诉他,他们俩可是从来没说过话,或许对方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江绵确实不知道他的名字,但她一向对周围人的情绪敏感,能察觉到面前的人跟从前的江绵一样,在班上是个没什么朋友的透明人。否则刚才也不会和她一样落单,至于落单的原因。
她现在知道了,多半是不会说话。
但江绵不在意这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