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文书院 > 历史军事 >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 第223章 张辽镇守合肥,孙权崭露头角

第223章 张辽镇守合肥,孙权崭露头角(2 / 4)

但戏煜却真切感觉到,此时的曹操,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坚决。

戏煜更是深深感觉到,曹操带他甚是真诚,已然将他当做最信任之人,戏煜心底甚是感激,却又感到身上责任更重。

……

合肥之地。

河流对岸,孙策从庐江一直北上,在逍遥津驻扎兵马,屯集六十艘战船,打造箭矢,囤放火油,同时打造新型军备,更是派出暗探,勘察对岸合肥城里的情况。

而陆路之上,至少八千兵马据关镇守,想要顺利通行甚是困难,倘若进行强攻的话,关口之中的大量兵马必将牺牲太大。

水路上,张辽早已安排大量弓弩,以及需要四五人方能拉开的巨型弩箭,并且弓箭上铸有铁锁,一旦射入船体,便能拉着船不让其移动,如此一来,这些战船便将成为活靶子。

进攻受阻,孙策实在不敢轻易出手,可倘若不动手,孙策又深感将失去一次绝佳机会。

“实在可恨!曹操营中为何竟然有如此多的古怪之军械。”

在此之前,孙策本以为定能取得一场干净利落的大胜,但现实却是,屯兵越来越多,钱粮也就逐渐增加,但如此下来,

孙策本来以为自己即将迎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可事实上,却在这里止步不前,几个月,屯兵越来越多,消耗的钱粮也从来没有减少,却丝毫未能取得前进!

当孙策与周瑜首次见到那些军备器械时,周瑜甚是震惊,实在感觉那些东西太过稀奇,从未见过。

周瑜更是难以置信,江东与北方的军械,何来如此大的差距。

孙策同样难以相信,于是,孙策派了一艘战船前去一探究竟。

以防损失过重,孙策是让少许兵士上船,同时让战船停靠在离登录地较远之处,也是为了测一测那弩箭的真实射杀力。

结果,不到半个时辰,如雨水般的弩箭,直接将这艘中型战船击毁。

“甚是不甘心,我决意再试试!”

“北方人善骑射,但不善水战,这便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如若我们躲得曹军的临江大营,自然就能夺取曹军营中所有军械,如此,不久之将来,我们同样能筑造诸如大型弩箭这些稀奇之物。”

周瑜好激进,只有有一丝机会,他便绝不久等绝对取胜之良机。

孙策行军做事,与周瑜甚同。

就在这时,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传来,“两位兄长,吾以为二位如此行事,不够妥当……”

来人正是孙策之弟,孙权。

孙权此人,从小性格平和,与其哥哥孙策之性格,乃是鲜明对比,倒也相互中和。

孙权更多时候为人处世,沉着冷静,不激进。

孙权九岁那年,他父亲孙坚前往江东途中被黄祖之人伏杀,死于乱箭之下。

那时的孙权与哥哥孙策势力单薄,无力抗拒刘表,孙策想与之拼命,却被孙权极力拦下。

年幼的孙权却带领几人前往荆州讨回父亲孙坚之尸体,回乡后,年少聪慧的孙权因此名声大振。

且孙权长得紫髯碧眼,实乃异相,江东一代的人,甚是认为孙权这是天生帝王之相,也因此颇受众人喜爱。

随着孙权年岁渐长,与哥哥孙策密谈之后,他更是经常行走于士族之间,与江东诸多士族的关系甚好。

再说这周瑜,乃是庐江士族,之前随其父任丹阳太守,手握兵权而负有身高的名望,他周氏更是江东大族。

后来周瑜拉着孙策起兵,但周瑜暴力压迫士族,士族阶层也就因此痛恨周瑜,认为此人吃里扒外,损害士族之利益,周瑜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差。

不过,周瑜对此却满不在乎,在如今这江东,他本就扮演着恶人形象。

再者,如今在这江东之地,他周瑜手握数万雄兵,就算有人对他不满,也不敢当面指责于他。

渐渐的,江东周郎也算正面形象,百姓知道最多的便是周瑜十四岁掌兵,善兵法,乃是意气风发之英雄。

只有少许士族之人,仍旧因周瑜之前之事,对其颇有微词。

但周瑜与孙策早已决心要打压士族阶层,绝不给士族掌控政权之机会。

但他二人实在没想到,戏煜的办学之策竟然如此受到追从,本就心怀怨恨的士族与寒门之人,几乎全都逃往徐州之地。

如今这局面,孙权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孙权的存在,至少还可以放缓孙策与周瑜二人的过于激进之策。

孙策看向孙权,问道,“权弟,如今这局面,你可有良策?”

此时,孙权年方十七,却是长相俊朗,英姿飒爽。

他面色凝重,望着江外山川,摇了摇头,“合肥之地,经得扬州战乱,如今成为一座荒城,但戏煜却派将军张辽镇守此地。”

“据吾所知,张辽此人能攻善战,且精于战法,打战也是英勇了得,听闻此人之前乃

最新小说: 诱她失控 唐匠 大乾第一败家子 假太监:从给皇后做足疗开始 汉末雄风 新汉! 皇九子,开局被贬,我有华夏名将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请公子出山 执耳,权利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