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文书院 > 历史军事 > 大汉谍商 > 第6章 不吵不相识

第6章 不吵不相识(1 / 2)

西行路上,韩翊一直在琢磨着临行前韩平长叹后的那句“仁至义尽”的话,像侍候着韩平那样对待着虱子杨老九,他也从来没半点客气过。

兴许是长途跋涉中的无聊比眼前人身上的虱子更可怕吧,虱子老九有一个不是,但是却有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优点,那就是他的见多识广、侃侃而谈是大家解闷子最大利器。

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家对他的称呼变成了杨老九;又不知是什么时候,杨老九又变成了老九。

韩翊眼看着大家伙像是着了魔似地一天赛过一天地往老九跟前凑,还乐颠颠地抢着为他做些什么,甚至说是老九在商队中的人望比他这个总管还要高也不为过。

一个队伍里,总会有那么个把灵魂人物,这个老九,年纪不大,无形中就起了商队灵魂人物的作用。这吃虱子的杨老九,他朝定不是个池中之物。

在外边走的,总是要有那么些得力的朋友才转得过。韩翊一直在考虑如何才能让二人的关系到那种肝胆相照的地步。

路过雍城时,老九的话题渐渐地捉襟见肘起来,他甚至家长里短起他理解中的项王和汉王流传在民间的二三事来。

有些事,是大家伙听说过的。比如说当年章邯马人衔枚马裹蹄雨夜斩项梁的故事;有些事,是大家不知道的,比如说,汉王挥剑斩白蛇的故事。

风起垄上,未必无因。当听到后一个时,韩翊感觉那就像是刘邦对项王暗中擂响的战鼓,这流言是以前断不会有的。老九的话让韩翊更加地佩服韩平的智慧。

恍惚之间,只听得老九的声音响起,

“韩家小子,你觉得得天下的会是汉王吗?”

老九的话听得韩翊心里咯噔一下,庆幸自己一路上都没有完全放下戒备。

现在立足之处,雍城地界,是项王所封的雍王章邯的封地。自从项羽在新安坑杀了关内二十万降卒后,老秦人对章邯怨愤空前,使得一代名将只得唯项羽马首是瞻。

话是会随风的,现在说刘邦有天子命格,无疑就等于在说项羽必败,章邯必死,话传到章邯那里,自己和商队落不下好;要是说刘邦没有天子命格,莫说是以后要长期靠这条商道赚钱,进入蜀地能保命就算不错了;像平常那样推说不知道更不合适,在这个远离兴洛里的地方,威望一失,商队里大把的财物本就惹人垂涎,商队中好几人是没家人牵挂的,人为财死,他们越货杀人也是完全可能的。

好阴毒的问法!

如果自己把话挑明,杨老九会辩解说得兴起,无意的。况且去蜀中的路线和蜀中的事务还得仰仗杨老九,不到万不得已,韩翊都得装着七八分的傻。

“呃,火堆前那浑小子,你说啥呢?那刘邦小儿去蜀地时,把栈道都烧了,恋着蜀中巴掌大的地不肯挪窝。

就这点出息,他要是能得天下,俺能在手板心上煎熟条鱼给你吃,信不?”

不远处的大石头上靠着个惫懒汉子,身上还穿着个松松垮垮的甲胄,一看就知道是个逃兵。

他解了韩翊的围,话里的信息量也足够大,看他那好似好些日子饥一顿饱一顿的狼狈相,韩翊随手拿起一块炙肉,就要上前再询问一些事。

就在这时,耳边一个炸雷似的声音响起,“老九跟我们商队的人说话,他想说啥就说啥,你管得着嘛你?在雍城地界说雍城人的不是,你皮痒痒了欠揍是不?”商队中立马就有人不干了。

从暗处再走出来俩人,那汉子吐出嘴里嚼着的草茎,满脸的不屑,

“劳资当年跟着项梁将军打章邯的时候,你小子还不知在哪呢?怎么着,雍城地界怎么着,雍城人又怎么着?章邯那老小子都不怕,还怕他这个关中音都不纯的不知哪来的杂毛?

要打架是不是,哥几个奉陪到底,头一个把你小子剁了烤来吃!”

那人说的话不假,一路过了函谷关,韩翊的确有些个觉察到苟敬的口音问题,只是一路疲累和沉闷,他没有再往细想。

不过此时此地不宜干架。一则是商队有自己的使命要完成,舍本逐末总不是个事;二则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人家反正都是逃兵了,雍城地界山高林密的,人家随便往哪一躲,等事态平息了再出来,啥损失都没有,而商队里绝大多数人还盘家养口的,实在是不宜处处要强的好。

韩翊把手中的炙肉往那逃兵手里一掷,激将道,

“刀尖上舔血过来的人,生死都不怕,什么大阵仗没见过?两句醉话就值得让你拼命?掉价大发了,能碰到是缘份,来来来,一起吃个树饱。结识个好汉也不错,兵荒马乱的,多个人多条路,往后见着了活命的机会也多一成不是?”

商队里好几个都是走南闯北过的,自然知晓其中的厉害,这时也过来打了圆场,硬是兄弟长兄弟短地把那几个心里憋着闷气的人关照得晕晕乎乎的,高高兴兴地围着火堆吃吃喝喝。

老九一路上被捧惯了,一直生着那几人的闷气,现在捧他的人又捧起了

最新小说: 史上第一嚣张 在下朱厚照,父皇非要我登基 穿越成武松,造反从收服一百单八将开始 假太子监国,尤物帝后太撩人? 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 西川欲晓1909 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 绝嗣王爷得知自己有娃后,杀疯了 极品少爷 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