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远你真是太好了。”
陈书潇轻斥了一句,“六六,怎么称呼人的?”
六六一双眼盯着螃蟹,想着是不是先拿只脚啃啃先。那里还听得见陈书潇的话。
她一向爱吃螃蟹,尤其是加了胡椒茱萸的螃蟹,六六看了是直流口水,只是一样,六六不耐烦剥蟹壳,每次吃螃蟹都要丫头给她剥好再端在她面前。
这次也不例外,六六瞪着一双圆眼看着珊瑚给她剥螃蟹。
一碟螃蟹肉摆在案几上,六六回头,又一碟螃蟹肉摆上案几。
陈书潇端起前一碟螃蟹肉笑道:“阿远,你自己吃,六六有丫头侍候呢,再不及还有我这个哥哥。”
杨文远道:“那有客人没吃,主人先吃的理。给六六,让她先吃。”
陈书潇分毫不让,“六六吃我的那碟就好了。”
六六拿过陈书潇手中的螃蟹道:“不用争,两碟都不够我吃的。”
杨文远笑道:“六六你吃,我剥螃蟹又快又好。”
陈书潇瞪着眼道:“我也不差。”
两人较着劲儿,一碟碟的螃蟹肉送到六六面前,六六连着吃了好几个。
珍珠在旁拦着,“小姐,你不能再吃了,这东西性寒。”
“不怕,你没看这么多的茱萸和胡椒么?再寒的螃蟹也不寒了。”六六摆着手,还在再吃。
珍珠急了,端走螃蟹,“那怎么一样呢?你今儿比往常吃了多不知几许。”
这一动静惊动了陈书潇和杨文远,两人也忙劝着六六,杨文远更是忙不叠地叫人把松毛汤包端上来。
一时几个奴婢捧着几个食盒上来,食盒刚打开一股松叶的清香扑鼻而来,一个个汤包皆如婴孩拳头般大小,六六举箸去挟了一个就往口里放。
“且慢。”杨文远轻声道:“松毛汤包吃法有些不同。”
松毛汤包是江浙那边的做法,跟京中的汤包不一样。做时,用松叶垫在底部,并不用清水蒸熟,而是锅中熬着大骨汤,上面放上蒸笼蒸松毛汤包。最妙的是吃时配上葱叶大骨汤,将汤包在大骨汤里滚一滚,再放进调汁碟里沾一沾,才放入口中。
杨文远一边说一边示范。
六六学着把汤包在大骨汤碗里滚一滚,再在调汁中沾一沾,放入口里,一股松叶的清香和大骨汤鲜美充斥口腔,简单妙不可言。
六六微眯了眼,细细地品尝,连吃了三个,六六才放下筷了赞道:“果然与这边的汤包不一样,
一时饭毕,杨文远要带着六六和陈书潇逛逛后面的景致。
陈书潇婉拒:“文远,我们这次来,一是看看你,二是有些事向你打听打听。”
杨文远默然,带着陈书潇和六六去了书房。
书房倒和外面不一样,屋内当中摆着一大理石大案,上面放了一套书墨纸砚,倒是放了很多小风车,小翻车,小水犁之类的。一面靠墙是紫檀书架子,上面摆满了书。一面博古架,珍宝珠玩全无,皆是些说不上名堂的奇形怪状的木制或铜制品。当中一二件,六六倒识的,是小件的浑天仪和地动仪。
六六和陈书潇在窗下的一溜儿椅子就坐,下人上了茶,喝过茶后。
陈书潇道:“文远,你在此处是暂住?”
杨文远道:“暂且未定,或许过几日回江宁府去。”
陈书潇心中一动,欲要再问。
六六却道:“杨文远……”
陈书潇以拳抵唇咳咳几声。
六六改口道:“杨哥哥,你是给杨阁老撵了出来吗?”
刚止住的咳声突的变大,咳个不停。
六六忙道:“哥哥,你是不是着凉了?”
杨文远道:“书潇,别咳了,我认识你妹子也不是一二天了。”
陈书潇有些讪讪。
六六才明白过来,“杨文远,你生气了?”六六急忙又道:“我觉得叫杨文远比较好,他毕竟不是我的哥哥呀。”
陈书潇扶额,杨文远却道:“随你。”
六六笑了,“杨文远,我就知道你是个大方的人。”
“你是不是跟你祖父吵架了?”六六看着杨文远。
杨文远微微点头。
“是因为太子?”
“嗯。”
“你祖父肯定掺合了太子被关一事?”
“嗯。”
陈书潇有些诧异,他眼中一根筋的妹妹还有聪明的时候。
六六又道:“杨文远你别难过,此事是你祖父不对。你是对的,我站在你这一边。”
杨文远背着双手立在窗边看着外面的落叶,修长的身驱有些单薄,尚未及冠少年的肩膀并不宽厚。
秋风起,落叶满地。
“年初我离开江宁府时,我外祖父曾问,倘若有一天杨阁老对许家出手,我要怎么办?我曾坚定的告诉外祖父,如果因为家中女子识字而引来祖父的愤怒甚至让祖父出手对付许家,我是站在外祖父这一边。”
第146章
“我以为我可以说服祖父, 让他放弃对女子的成见或者威胁他放弃这些成见,因为我已是秀才,还会是举人更会是进士。那时, 我正是风华正茂,而他则是老树将倾,他终究坳不过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