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当天正午时分,齐襄公正忙着处理姬夫人的丧事,卫国逃亡国君姬朔突然闯进灵堂,大声哭诉:“舅舅啊!我知道姬夫人刚过世令你伤心难过,可是你难道不知道八年前我当卫国国君当得好好的,我的两个同父异母哥哥公子泄和公子职背叛了我,把我赶出卫国,逼死我母亲,拥立我另一个同父异母哥哥公子黔牟为卫国新君,害的我从此流亡齐国,八年来,姬朔无时无刻不想重返故土,为母亲报仇,不杀黔牟,公子泄和公子职三人,不报杀母之仇,姬朔誓不为人!舅舅啊,你可知道那黔牟心高气傲,根本不把你齐国放在眼里,你和小白上次率军讨伐郑国从卫国过境,那可是给他给足了面子啊,可是他居然对你们齐国大军视而不见,爱理不理,也不亲自迎接你!你早就应该发兵卫国,好好教训教训他了。我在你这里足足等了八年,怎么你一点动静都没有啊?谁不知道你齐国兵强马壮,我真想不明白你到底还怕什么呢?难道你真忘了你姐姐,我的母亲宣姜夫人是怎么死的了吗?”
齐襄公说道:“姬朔,你放心,这些年来你在这里找寡人说这事已经不下百次了,寡人不会让你母亲白死的,你先别着急,等今天忙完姬夫人丧事,寡人明天就召开朝会,发兵卫国,助你重登卫国君位,为你母亲报仇。”
姬朔半信半疑:“两个月前你好像也说过要尽快发兵的,但是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啊。”齐襄公说道:“你怎么还不相信我呢?你都等了八年了,难道还等不了这几天吗?两个月前我不是对你说过我们担心晋国会出兵帮卫国公子黔牟吗?前些日子我把你表妹季姜嫁到晋国,并且将我齐国至宝东海夜明珠,蓝玉翡翠和珊瑚树,就是为了稳住晋国。只要能稳住晋国,我就敢发兵了。寡人的良苦用心,难道你不知道吗?”
姬朔大喜,连声说道:“原来如此,外甥先谢谢舅父了!如能重新夺得卫国君位,姬朔还有重谢!”齐襄公说道:“这次不但齐国发兵,寡人还要请鲁国,宋国,陈国,蔡国和郑国一同发兵,共同攻击卫国,帮你夺得君位,为你母亲报仇!”
姬朔一听,顿时欣喜若狂,手舞足蹈:“齐鲁两国已经够厉害的了,再加上其他几个国家,把握就更大了。舅舅啊,我看杀鸡焉用牛刀,单靠齐鲁两国应该差不多了,你和姬同上次一起发兵,不是已经威震郑国了吗?”
齐襄公说道:“多叫几个国家可以壮壮声势,吓唬吓唬黔牟也好嘛,再说,你也太高看你表弟姬同和鲁国了,他们鲁国肯定不会像我这么卖力帮你的,估计姬同这次不会出动太多兵车的,说实话,上次出征郑国,主要还是依靠我们齐国,尤其是你表弟小白,你表弟纠儿不是带兵打仗的料,我这次不会带他去丢人现眼了,还不如给你一百辆战车去迎战黔牟呢。”
姬朔说道:“舅舅啊,你直接出兵打黔牟他们就是了,你也知道,我带兵打仗还不如纠儿表弟呢。”齐襄公一听,勃然大怒:“你太令寡人失望了,你到底能干什么啊?寡人费尽千辛万苦,原本打算为你卫国扶植贤君,你看看你,一不贤明,二不勇猛,三失民心,无德无能,使奸计害死你两个哥哥,在卫国声名狼藉,官民共愤。你再这样的话,寡人倘若还扶植你,难道不怕让列国耻笑吗?”
姬朔说道:“舅舅啊,你别说的那么难听嘛,我好歹也是你外甥啊,黔牟确实很贤明,他在卫国可是有口皆碑,但是人家听你的吗?人家可根本没有把你和齐国放在眼里啊。你还是让我这个不太贤明的人再当几天国君过过瘾吧,这样就能再多一个国家听命于你齐国,难道这样不好吗?”齐襄公微笑道:“你不贤明,但是你听话,这也是寡人要扶植你的一个原因。”
次日清晨,齐襄公在大殿里发布诏令,出动兵车五百辆征讨卫国,命令大将军连称统领左军,管至父统领右军,他和公子小白统领中军,并让卫国流亡国君姬朔跟着他和公子小白,小白的师父鲍叔牙也跟随大军一起出征。同时,齐襄公还派出信使传信给鲁国,宋国,陈国,蔡国和郑国,相约一起出兵卫国。
公子纠走上大殿,大声疾呼道:“孩儿上次与公父一起出征郑国,惨遭兵败,辱没我齐国君军威,然而孩儿知耻而后勇,一直跟着管师父苦学兵法和剑术,请公父恩准孩儿与您一起讨伐卫国,孩儿愿为我齐国效命疆场,争取立功,扬我国威军威。”
齐襄公一听,顿时冷笑道:“上次在郑国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难道你认为行军打仗容易吗?此次出征,不容有失,寡人这次带足了精兵强将,我看你还是在深宫当中继续历练历练吧,有上阵杀敌的勇气固然精神可嘉,但是纠儿啊,你一定得记住,你依然任重而道远,寡人希望你能厚积薄发。”
公子纠说道:“公父教诲,孩儿谨记!”齐襄公说道:“记住了就好,管卿啊,你再好好教教纠儿吧,寡人认为他历练得还不够啊,别让他以后不知深浅,不知天高地厚啊!”管仲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小白与鲍叔牙,悻悻地说道:“微臣谨遵君命!”
齐国信使到达齐鲁边界禚城,奉齐襄公命令拜见文姜夫人,将书信交给她。文姜说道:“请信使回去转告齐候,未亡人愿即刻返回曲阜,说服我儿姬同发兵卫国,与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