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文书院 > 游戏竞技 > 娱乐王朝 > 第一千百二十六章 非遗传承人

第一千百二十六章 非遗传承人(2 / 2)

属于老城区,出了一条大纬二路还算宽敞,其他的街道就狭窄了很多,而且全是单行车道。

若不是交通部门的执勤车在前面带路,车队的这些外地司机都得被棋盘一样的密集街道给转迷糊了。

而且有了前面的摩托车引路,可以走一些被临时解封的单行车道,少绕了很多弯路。

来到大观园门前,已经有好几百人堵在路口了。

这个以前的商业中心有好几道门,此时也正有越来越多的人从其他进出口跑了来。

刘清山就是本地人,了解这里的路况,他知道幸好是过年放假期间,不然紧挨着一个大型商场的进入停车场的入口,平时甭说进车了,行人的步行进入都很难通过。

即便是这样,两侧的警戒线后面也全是人,各种尖叫声音在车队刚刚拐到辅道时就开始了。

泰勒和金溪善都打开了车窗,跟围观的人打着招呼,刘清山则提前下了车,因为他看到入口处侯大师他们的身影。

小岳也来了,几步迎上去帮刘清山拎过去手里的吉他,其他人握了握手,由于人群太密集,也没来得及说上两句。

等到了晨光茶社,一楼大厅里早挤满了人,一路连握手带拥抱地各种招呼,好不热闹。

二楼就是平时的演出场地,面积并不太大,却也能坐下两三百人。

这里的老板叫孙晓林,晨光茶社第二代传人及负责人,他的父亲就是曲艺界赫赫有名的晨光茶社创始人、相声大师孙少林,其母也是著名的梅花大鼓表演艺术家。

解放前的华国曲艺圈有「南张北侯中少林」之说,即京都侯宝林、金陵张永熙、泉城孙少林。

后来相声界又有了「南晨北启」之说,「北启」是指京都的启明茶社,「南晨」便是泉城的晨光茶社。

在这里培养造就了几代相声表演艺术家,老一辈相声名家,如马三立、刘宝瑞、郭启儒、郭全宝、白全福等等,也都曾在晨光茶社登台献艺,其对华国相声界的影响可谓深远。

不过这里早就停业了四十多年,是06年孙晓林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传承历史文化,在大观园商场内重建晨光茶社。

这四十多年同样也是泉城曲艺逐渐走向没落的真实写照,大批的老曲艺种类、老艺术家的传承流失、故去,让这个原本跟京都、津门齐名的三大相声圣地严重名不副实。

当时在业内流传有这样一句话「京都学艺,津门练活,泉城踢门槛。」

意思是

说,相声演员只有在京都、津门小有名气之后,才能有到泉城晨光茶社演出的资本。

同时,相声界还有另一种说法「南来的角儿,北来的腕儿,都要到晨光露露面儿。」

由此我们可以想见,当年晨光茶社在业内的名气之大。

今天这里的活动虽说是刘清山和雪域娱乐的综艺节目录制,却是晨光茶社的第二代传人孙晓林居功至伟。

因为他同时还兼任着泉城老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一职,很多老一辈艺人只有他才能找得到,请得来。

此人本身也是相声名家,国家一级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城相声」传承人。

按辈分,老郭还得喊他一声师叔,此时表现的也是相当的尊敬,甚至临时担当起了他和师傅侯大师的端茶倒水的小厮。

刘清山把这些都看在了眼里,对老郭的人品又有了新的评价。

一同跟随德云社来的还有张文顺,他倒是跟孙晓林同一辈份「晓林,你可别小看了山子,他写的几个相声段子如今都成了德云社的经典名段了!」

「哦?刘先生还有先生的创作能力?」孙晓林果然惊讶不已。

老郭赶紧解释「他甚至专门为我创作了单口评书‘郭西游",也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那些素材,里面的很多东西都来自三四十年代的老段子!」

刘清山倒也没客气「这一次,侯大师,再拉上谦哥,咱们仨演一回‘扒马褂"怎么样?」

侯大师哈哈大笑「成啊,这段子忒老,不用事先排练,你逗,我捧,谦儿腻缝,我们俩只跟着你走就行了!」

谦哥点点头「只给我们说说你的几个主要包袱就行了,这个段子我们现在经常演,网上就有十好几个版本,前后大差不差!」

刘清山补充道「反正有两天的演出呢,再由老郭、晓林叔、福宽叔来上一段,来个以武会友倒也不错!」

inf。inf

最新小说: 原神:所到之处,磨损尽消 平浪提酒吧 风水仙人 大乾第一皇太子 红警式闯异世界 影视诸天:从欢乐五美开始 一人,融合酒剑仙,我剑开天门 异世帝国:优势始终在我 我在寸草不生之地挣扎生存 萌娃上门提亲:酆都大帝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