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文书院 > 女生耽美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四百零五章 宋誓(1)

第四百零五章 宋誓(1)(2 / 4)

绝对权威的时代,是一个所有人都可以解释圣人的时代。

所以,苏轼可以堂而皇之的科举考场上,瞎编胡造出一篇《论刑赏之忠厚》。

所以,王安石可以堂而皇之的建立荆公新学,将孔孟的文章,用来给新法背书。

和尚摸得,贫道也摸得,朕当然也摸得。

所以,赵煦微笑着抬起手“朕自当与卿等及天下约法!”

所有人的脑瓜子,再次嗡嗡嗡的响起来。

约法?!

每个人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汉高祖刘邦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的故事。

因为,汉高祖和关中百姓约法三章的时候,他还只是汉王。

约法的对象,也只是百姓,而非大臣。

那么,谁在身为天子时,与大臣约法,天下约法?

向上追溯!

三坟五典的时代,那遥远的三代时期。

盘庚迁都,与群臣,与百姓立约——那个时候,称为誓。

几乎每个人,都能想起这个事情。

因为这是刻在士大夫们记忆深处的思想钢印。

盘庚许下宏大的愿景,召集大臣,训诫他们,也鞭策他们。

他召集百姓,说明迁都的理由,许下美好的未来。

于是,商代的先民,追随盘庚,迁都于殷,让商室基业再次振兴。

对士大夫们来说,殷商能王天下八百年,功劳泰半在盘庚。

于是,人人屏息凝神,竖起耳朵,恭敬的听着面前这个少年天子对他们许下宏伟的蓝图。

“朕将与卿等,为汴京更始而同心协力,以十年为期,将汴京今日诸般弊端,一一去除。”

“在朕眼中,十年之后的汴京城,当道路整洁,当治安肃然,当人有所业,二十年、三十年后,当民有所居,老有所依,幼有所教。”

赵煦缓缓说着,描绘着他构造的未来。

当然,这是一个理想国。

或许,他有生之年都看不到。

可这并不妨碍他描述出来。

因为他真的见过!

而且,也一定能实现!

只要认真学习带英的大缺大德和可持续的固泽而渔。

说不定,有生之年甚至可以实现!

群臣听着,眼中闪着光。

他们很容易就想到了孔子对理想国的描述,也是无数人一生追求的地方大道之行也,选贤与能……老有所养,幼有所教……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天子将之简化成,人有所业,民有所居,老有所依,幼有所教。

十年之后就可以看到初步成果?

群臣想着,有些激动,因为十年不算太远,他们应该都能看到。

同时又有些怀疑。

能做到吗?怎么做到?靠什么?

虽然士大夫们嘴上不承认,可他们心里面清楚,这个世界是物质的。

米要钱买,布也要钱,房子、土地更要钱。

自然的,给百姓提供工作是需要钱的。

大笔大笔的钱!而且是月复一月,年复一年都要支出这么多。

官家去那里找这许多的钱呢?

须知,大宋如今岁入虽有六千多万贯,但其中七成以上,都是花在军事上的。

剩下那三瓜两枣,既要养庞大的官僚集团,满足上上下下的胃口,还得供养皇室、勋贵、外戚。

就这,还是王安石变法带来的财政收入增加的缘故。

不然的话,大宋早就因为财政崩溃而被迫退出和西贼的战争。

赵煦迎着群臣的注视,他笑了笑,轻声道“朕知此事艰难,欲致于此,就必须让利于民,与天下同心同德!故此,朕今日欲与卿等约法!从今之后,朕对臣民,将止于仁,何谓仁?仁以爱人!故今后一切宫中用度,所有皇室开支,皆出宫中钱帛,与天下市之,而天下州郡官府用度、耗费,也当与百姓市之,且从今以后,地方官府未得都堂批准,严禁私加赋税。”

资本发展第一要素。

私人财产,必须受保护。

至少,在法律、制度上要受到保护!

不能今天皇帝一道旨意或者官府一道命令,就让百姓,用白菜价甚至明显不公平的价格卖出他们珍贵的财产——这样的事情,在现在的大宋,比比皆是,甚至可以说是数之不尽。

也不能,明天皇帝或者某个高官,想要什么稀奇玩意,就征发百姓,去免费收集,搞什么花石纲、生辰纲。

更不能后天,地方官或者皇帝一拍脑袋,临时开征一个杂税项目,肆无忌惮的盘剥百姓、商贾。

这样,谁跟你玩啊?

所有人赚了钱,要么只会想方设法的存起来。

存到床头下,存到地窖里,甚至带到棺

最新小说: 快穿:我成了绿茶代表? 驱百鬼,掀地府,玄学王妃符御天下 人在火影:这个傀儡师亿点强! 精灵宝可梦:无尽之炎 重回1986小山村 卦妃天下:王爷想洞房,王妃只想搞事业 现代都市之修仙 我在夜郎国打工 团宠皇太女三岁半,被疯批哥哥宠翻了 王爷,你家王妃又骗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