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刻意藏拙(2 / 3)

发走,自己则留在屋中焚香悟道。

袁慎出门便想拉着李皓一起去玩,不出意外的就被李皓给拒绝,借口自己有些乏了,就赶紧走了,一点不给袁慎说话的机会。

回到自己屋里的李皓,自然是没有睡觉的,而是在思考自己这新的一生该要如何度过。

在知否世界,是初始阶层不好,需要努力读书、科举、做官将阶层改变,顺势让自己可以生活的更好。

顺带也是想为大宋做些什么,将这份盛世繁华保存的更长一些。

可在这个世界,似乎没什么太多奋斗的必要,因为自己一开始就站在了最上层。

在个人享受方面,作为胶东袁家的嫡子,自己什么都不需要去做,就能很自然的享受到最好的一切。

虽然生活可能没有在大宋的好,但那是因为时代造成的生产力降级的原因,自己吃穿住用都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当今皇帝过得都好。

没办法,谁让现在是刚立国不久,各地烽火不断,文帝的日子过得真不如自己这等世家豪门。

当然了,按理来说享受了这一切,那肯定是需要承担责任的。

可话又说回来,李皓又不是嫡长子,日后袁家家主必然是袁慎接任,而且他也有这个能力将袁家发扬光大。

那李皓安心做个二世祖,安心享受着家族福荫也未尝不可。

至于国家命运,也没什么需要去改变的,毕竟如今才是东汉前期,没什么民族危亡需要李皓去拯救。

而且伴君如伴虎,别看文帝仁厚,可人家既然能在群雄逐鹿中赢到了最后,想想也不可能是个善茬,真未必有赵祯好伺候。

想想看,无论是剧中还是之中,文帝的中枢大臣可没几个世家大族在,梁家、袁家的家主可都在地方任职,而曲家就更惨了,连入仕之人都没有。

至于袁慎,他后面是去了中枢任职,但推举他的可不是袁家,而是皇甫仪。

另外从剧中也能看到,袁家、梁家的家主是在外任州牧,可家小亲卷却都在都城之中,显然文帝对于世家大族也是有所防范的。

这个时候李皓若是和袁慎一起入仕为官,做多了引人猜忌,做少了也无甚用处。

倒不是说李皓把握不了其中尺度,而是做起来实在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就在乡野做个田舍翁的好。

反正已经当了几十年的官,第一世的官瘾也满足的差不多了,再去当也没啥意思。

其实要能选择的话,李皓更情愿是早来十年,去争一争那个皇帝的宝位,说不得还更刺激一些。

心里打定主意,李皓接下来的日子便开始藏拙,反正事事都让袁慎去出风头。

过了两天,袁沛确认李皓身体无恙之后,便开始要给李皓安排重新启蒙事宜,顺带也可以正式将袁慎领入正轨。

所以袁沛便将原先从族里请来的夫子退了,改从外面请有学问的大儒前来,把两个孩子一起教了。

至于教学进度不一样,那根本就不是问题,毕竟若连因材施教的本事都没有,那也入不了袁沛的眼。

而且汉代的读书人与宋代有所不同,这个时候是讲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读书人要是只读书可上不得台面。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都是要精通才是这个时代标准的读书人。

而要做到这些,要花费的钱财自然也不会是个小数目,这也是平民在这个时代很难跨越阶层的原因。

袁家自然是不会缺少这个资本的,原先袁家族内便有几位饱学大儒在,家族中的门生子弟都是由他们亲授便可。

只是经戾帝清洗之后,家族人丁寥落这才需要外聘名师。

尤其这次是给袁家家主的两位嫡子上课,不出意外的话,这里面必然会有下一任的袁家家主。

为了家族的延续,这个老师的人选自然得更为谨慎。

千挑万选之后,最终袁沛选择了白鹿山书院的人,便去信给了桑老太公,请他选一位得意门生前来。

本来到这里,李皓以为就该是皇甫仪出面了,结果到最后是一位名叫秦晖的夫子过来。

这让李皓很是吃惊,明明在电视剧里面,袁慎的老师是皇甫仪啊,这是怎么回事。

秦晖这个名字,李皓可是从来就没听说过,难不成这个版本真是魔改版本。

李皓一头雾水之下也只能认了此事,只不过没了了解剧情的优势,之后做事恐怕就需要谨慎些了。

不过接下来的实际接触之中,李皓发现这位秦夫子的水平还是有的,教的也挺用心。

反正李皓打算藏拙,干脆让袁慎去出风头,自己则表现的比袁慎差些,倒也是怡然自得得很。

当然李皓也不是什么都表现的差,在御、射方面,李皓就完全是按正常水平来的。

毕竟就袁慎的毒嘴,李皓早就想打他一顿了,正

最新小说: 天眼鬼医 重生大富翁 破釜沉舟燃苍穹 我十八线糊咖,疯批亿点怎么了 假少爷斩断贱亲情,全家肠子都悔青了 全民转职:我,鬼王,用阴间技能很合理吧? 都市丛林之罪爱 御鬼小村医 哥哥,我怀孕了 最强仙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