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文书院 > 玄幻魔法 > 冲出四合院 > 第283章 1976云起云落

第283章 1976云起云落(1 / 2)

是夜,刀玉珠回家把学校里发生的事一说,知青办李主任就急忙赶到景城学院,把那6个受伤知青送去了医院。
“你啊你!”李主任看到张和平还在办公室里写字,都不知道该说他什么好了,扭头就跟去了医院。
刀主任在办公室里坐了一会,看了一下张和平刚写好的教材。
“云都给景城学院派一个书记下来,说明你办的这个学校,得到了上面的认可。”刀主任起身往外走,“不要有情绪,就算有,也得藏着!”
校长办公室又恢复了安静,只剩张和平写字的沙沙声。
上个月,负责印刷机的那两个审核、校对,带着张和平编写的几十本教材去云都,通过教育局请了专业人士查看。
然后,云都那边才正视张和平的学识,以及张和平前期提出的那些要求。
最后研究决定,派一个书记下来管理景城学院,准备增设专业,同时考核张和平。
这要是放到明年10月以后派人,张和平都不会有那么大的情绪,顶多把那6个知青拆了骨头,让针灸专业的学生练手。
今天,他把那些知青打得那么惨,一是打给副校长郑苗看的,让她把这件事传递给云都。
二是打给那些准备闹事的知青看的……
特么的,一下午来了4波知青蛊惑他的学生,以为他是好脾气吗?
随后一个月,景城学院外面闹得乌烟瘴气,学校内却平静如常。
宿舍、教室、实验室、食堂、操场,几百个学生很自觉的没有外出。
而外面那些知青,得知景城学院的猛张飞校长还在学校里,都没敢去招惹,哪怕景城学院没有围墙。
张校长之名,有曾经单挑一百多知青,一声大吼破云霄的恶名。
还有带领南腊镇制药厂,在广交会出口创汇上千万镁元的美名。
更有当面见他笑嘻嘻,背后mmp的瘟名!
不管哪种名声,都不是一般知青能招惹的。
1976年1月1日,周四,晴。
一大清早,母亲马秀珍就给张和平打来电话,提醒他煮个鸡蛋,再煮一碗面……
“妈,街道办的小作坊停了没有?”
“停了,都停了!”
“那就行,少做少错,不做不错;伱记得提醒两个姐,带耳朵去开会,别带嘴巴去,时刻保持警惕。”
“嗯!你也是!”
张和平在副校长郑苗的注视下,放下电话就走了出去。
诸多因素影响下,云都的空降书记始终没有派下来,景城学院还是张和平说了算。
只是,张和平隐隐觉得,自己疏忽了什么,却又说不上来。
当天下午,景城制药厂的岩鼓厂长兴匆匆跑过来,驱车送张和平去南腊镇制药厂。
岩鼓这小子得到张和平的确切答复后,上个月就抽调了一批景城制药厂的工人到南腊镇制药厂去帮忙装药,还抽调了骨干去学习管理制度和安全守则。
也就是南腊镇的招待所有比较充足的房间,加上南腊镇卫生院的病床空得多,才能住下一百多号景城制药厂的工人。
为了安全起见,张和平不许南腊镇制药厂工人夜里加班萃取黄花蒿素。
去年收的那点黄花蒿只够日常萃取三个月,加上工人装填胶囊的速度上不去,加班萃取再多黄花蒿素,都是枉然。
就比如现在,3个制药车间运转9小时,能消耗1万8千公斤黄花蒿,产出180公斤黄花蒿素,理论可生产36万颗抗疟特效胶囊。
而南腊镇制药厂的胶囊装填工人,一天最多装填13万颗,这还是算上了那3台胶囊填充机的装填数量。
因此,胶囊装填速度,才是决定南腊镇制药厂生产效率的关键。
在景城制药厂工人的帮助下,以及装填工人加班的情况下,他们一个月装填了1224万颗抗疟特效胶囊,向省药品外贸公司一共交付4080箱,提前完成了去年的订货任务。
然而,张和平到了南腊镇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去制药厂,而是被赵主任拉去了办公室,询问那330万斤黄花蒿的货款怎么用。
按照1块钱1斤算,南腊镇的此项收入高达330万块,分摊到3566个镇民头上,其实也没多少钱。
况且,省药品外贸公司提前说了,拿不出那么多现金,只能协调兑换等额的物资。
“自来水、电线、电灯、收音机、闭路电视、电视机、拖拉机、农用设备等等,你们缺什么,就拿一张纸写下来,然后再询问物品价格,最后填写数量。”张和平拍了拍激动的赵主任,笑道:
“记住,钱太多了,要开会决定,别关起门搞一言堂。”
“小张,你来组织大家开会吧!”赵主任略显担忧的说道:“这么多钱,不知道要讨论到什么时候。”
“先解决镇上的公共开支,预留茶厂、茶园、黄花蒿的用工费,然后开会讨论剩余的钱怎么使用。”张和平起身往外走,“你若搞不定,就多让镇上年轻人帮忙,反正别直接分钱就行。”
语毕,张和平跟岩鼓去了斜对面的制药厂,看了一下出库单,以及运输交接单。
等厂长赵杰跟省药品外贸公司打电话,再三确认出口订单任务完成后,张和平暗暗松了一口气,南腊镇

最新小说: 我以机缘觅长生 穿书后,我获得了反派系统 汉末之乱臣贼子 让你回收废铁,你带回万吨级战舰 掌上锦心姜锦心裴珏煦 从武道加点开始长生不死 觉醒每日情报面板,肝成万法真仙 侠行水浒 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 战国帝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