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日常(1 / 3)

远在黑龙江的周父周母终于拿到了女儿的信。

有时候,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还是需要实地的体验。来到这边之前,两人已经做好了可能受到磋磨的准备了。

可是没想到,顾正扬找关系安排的林场正好在周边部队的管辖范围内,他的战友特意找了林场主任多有拜托。

东北人民向来豪爽,待人热情,哪怕他们是来劳改的也是如此,林场内也有很多全国各地打下来劳改的同志们。

周正和余新文来到此处,看到的不是一张张被生活磋磨而麻木的脸,而是和东北一望无际的天空一般的舒朗开阔。

他们不仅没有受到磋磨,反而被这边人民的善意对待,很是感动。这群劳改的人啊,承担起力所能及的林区工作,也并不繁杂劳累。

此时还是夏天,防火期刚过,主要的工作是扶育,因为他们刚来,对树木的扶育还在学习阶段,就主要承担起了守林和巡逻的责任,在林区周围的各个路口和村头驻扎。

轮休的时候就在居民区转悠,有的同志也主动承担起了教育小孩子的工作。毕竟林区离着城市有些距离,孩子上学也确实是个难题,为这,本地老乡们对他们的态度也更为友善了。

“周正、余新文是吧,有你们的信和包裹。”

林区也有专门的邮局驻扎,毕竟林场规模比较大,需求高。

周正和余新文领过信。

余新文催促道。

“快看看,茵茵给咱们写啥了。”

周正连忙展开信件。

“爸爸妈妈,展信佳:

我和正扬已经顺利抵达部队驻扎地,如同你们之前所说,川省人杰地灵。

部队给我们分配了一栋楼房,还带有前后花园,我之前一直抱怨家里阳台太过狭窄而不能种菜的难题解决了。

还有专门分配的水田种植粮食,部队后勤部也可以领到猪肉和鸡蛋,还能跟着部队采购一起去县里的供销社,什么都不缺。

爸妈放心,我一切都很顺利,正扬也待我很好,只是你们不在我身边,还是很大的遗憾。

你们在那边好吗?正扬的补贴够我们二人生活还绰绰有余,你们不要再把钱寄给我啦,自己留着防身。

等正扬休假,我们就去东北看望你们,切注意身体!”

落款是你们的女儿周茵,周正还摸到信封里还有另外几百块钱。

周正感叹,“好,这样我就放心了!”

转头看过去,余新文也是眼含热泪,这是喜悦的,兴奋的和释然的泪水。

没和周正多说,余新文就张罗着去老乡家里换些东北特产给女儿女婿寄过去。

此时的周茵并不知道,她的信让父母放下心来,她只知道,种田是真的很热。

又咕咚咚地往嘴里灌了一大口薄荷凉茶,树荫下坐着的周茵慢悠悠站起了身,往地里走去。

也就这么几亩地,草也就那么多。

一大早,他们二人拔的也差不多了,周茵在做一些收尾工作,祛除零散的草根之类的,顾正扬则扛着锄头在挖田地周围的沟渠。

她走过去将凉茶递给顾正扬,“还有最后一口,你喝了吧。”

顾正扬接过。

周茵抬眼看了看高高升起的太阳。“我们回家吧,草拔得差不多了。”

顾正扬把水壶放在周围的田梗上,“你先回去吧,我想把这条沟挖完。”

“行。”

周茵没和他客气,先回去了,她也想做点美食,犒劳下自己和顾正扬。

想起家里猪肉空空,她拎着装水壶的篮子,拐向了部队后勤的方向,套鞋上面满是泥巴,她还特意在路边的野草堆上碾了碾。

到了后勤部,周茵发现后勤主任也在,对方是在她家暖房那天来过的领导,显然也认识她。

对方陡然双眼放光,想要上前礼节性握手。

“周茵同志,你好你好!”

周茵大大方方地取下手套,握手回应。

“徐主任好,好久不见。”

她有些疑惑徐主任铺天盖地的热情从何而来。

“周茵同志真是后生可畏啊,后勤部有上好的排骨,要挑两根吗?”

这回周茵是真高兴了,在部队用定额买普通猪肉容易,可是腰条肉和排骨很难得。

“谢谢徐主任了,我去登记一下。”

周茵看着排骨也就是一餐的量,就都拿着了,这比普通猪肉可贵多了,要的额度也多!

又拿了一两白糖,周茵把东西都放进篮子里,和徐主任告别。

她不知道的是,排骨没那么容易买,一般都是约定俗成留给领导们。

刚刚拿走的,是徐主任特意给自家留的,看见周茵来了专门让给她的。

徐主任也不为别的,昨天一天周茵的计划书在几个部门领导那都宣传开了,大家都有相对敏锐的嗅觉,知道这事一准能成。

更何况,徐主任自己是真的不想后勤部继续搭边管着猪肉和蔬菜的事儿!

就说蔬菜吧,平时施肥和浇水,他和食堂那边互相推诿,猪肉也是,每两周去外面厂里商定,还要和财务对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