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玄幻魔法>鲛人游记> 三十九 进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十九 进谏(2 / 3)

进京的任命,便想着不如当面回明,所以就没有写奏章。皇上听了点了点头说,你到底还是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说着又夸奖了我几句就打发我走了。随后我就听到说皇上要邀请你们到宫里来表演了。”

焦仁见皇上如此忌惮外面的人闯进来,不由得说道:“这么看来,他这次要我们进宫表演其实是大有深意了。”冯大人心道:“可不是么,所以我要赶过来提醒你一下呀,别到时候你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连累到我。”口上却道:“你也不用太担心。你想想谁没有个好奇心呢?任谁听到你的事也想见见你呀。再说我们皇上最是仁慈,而且你又没有做坏事,他不会对你怎么样的。皇上之所以生气不是因为你,而是因为我们这些官员没有将这件事第一时间上报给他。”

焦仁听到他的安慰,焦虑并不稍减,她想皇上的意思,明显是不想让外面的人知道这天府国的存在,现在他知道她来了,如果永不出去还好点,如果知道她想出去还不知会怎样呢?

“看来我再不能说想到唐朝去了,不然他肯定不让我走,说不定还会把我囚禁起来。可我之前已经向别人说过这事,这如何是好?唉,事到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冯大人见焦仁一脸忧色,忙又宽慰她,随后便教她明天如何应对皇上的问答。两人一个担心皇上见与自己说的不符怪罪自己,一个担心皇上不上她出去,所以两人计较了大半夜,把明天见了皇上要说的要做的都提前演练了一遍,见无大碍了才放心。

第二日早朝过后,皇上要先睹为快,便立刻在御书房招见了焦仁。见了面,皇上见她身材欣长,足足仰视了半日方才问她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怎么就到了这里等语。其实这些他已全然知晓,再问一遍,不过是想求证一下而已。焦仁便把说了千万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皇上见和冯大人所说无二,便不再追问她在本国的经历,而是问起她的国家来。焦仁自不敢说出自己的国家,便含糊道:“我们那里穷的很,人们吃没得吃、穿没得穿,上至皇帝下至百姓,莫不如此。我因实在不喜欢那里才出来的。不说我们那里也罢。陛下如果想知道外面世界的情况,我倒可以说说我在交子国的见闻。”皇上道:“好吧,你就说说。”焦仁便把自己所知道的尽可能详细的讲了一遍,皇上在听到交子国的一切皆可买卖,甚至连人也可以,不禁大为诧异,说道:“人生而平等,这怎么能把人当货物一样买卖呢?在我们国家这是不容许的,是犯罪。”焦仁道:“那里的法律就是这样规定的。我们看着是不合理,可在他们那里却合理合法。”皇上道:“在我们国家,买卖人口是重罪。即便这样,贩卖人口的事还层出不穷,禁都禁不住。若我们也像他们那样,那这还了得。我本来想看看他们那里是怎样对待这件事的,没想到他们竟然有这样奇葩的律法。”

焦仁道:“陛下既然为这件事烦恼,我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讲无妨。”

“不知陛下可曾听说了刑慊案?”——皇上点头——“在本案中,刑慊已经触犯了贵国的法律,按律得坐牢。可据我所知,刑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受到任何处罚。我之前问过荀子,问他是否会去告刑慊。他只是叹气,说他虽然很想告,但他儿子不想让刑慊坐牢,他为了照顾儿子的心情只能不告。但我认为,即便荀子没有去告,刑慊案已是尽人皆知的案子——连皇上都知道了,地方官员不可能不知道——那么,为了彰显法律的公正严明,地方上也应该将刑慊绳之以法,而不应该因为没有人来报案便随之任之。只要地方上出面捉拿刑慊,荀子的儿子便怨不着他的父亲。荀子呢,也不会因为让刑慊做了牢而觉得对儿子有愧。”

“既然他们已经达成和解,地方官自然不便多管闲事。再说,地方上真要把刑慊抓起来,荀子的儿子心里肯定不好受。”

“子瞻如果想要报答刑慊的养育之恩,大可在邢慊刑满释放之后再报答她。这是两件事,不能混为一谈。”

“有道是冤家宜解不宜结呀。”

“陛下说的固然没错,但现在的问题是,此类事情屡禁不止啊。若是别人看到刑慊偷了人家的孩子啥事也没有,那他也会去偷的。这样一来,谁还忌惮法律的威严?”

“刑慊也是因为无子才出此下策,她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以才主动将孩子归还。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现在再给惩罚,似乎太过严厉了。”

焦仁正要说:“陛下宽厚仁慈,以仁义治天下,实是百姓之福,但我曾听到一句话,说是天下纷争之时,君主应该胸襟宽广,海纳百川,吸收接纳一切可用之才。而在天下太平时,则应该以律法的公正严明为要。”忽然想起昨晚冯大人说的话了,“你不管说什么话都要顺着皇上的意思,我们皇上虽然仁慈,但他到底是一国之君。一旦动起怒来还是很可怕的。你又不是我们国家的人,也不打算在我们国家生活下去,所以千万不要惹他不高兴。”想到这时她便说道:“陛下认为刑慊是没有子女才偷别人的孩子,这倒让我忽然想起了贵国的育婴堂。我有一点不成熟的建议,想向皇上说一说。”

“请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