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影视编辑器> 第三十一章 新生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一章 新生活(2 / 4)

处有什么问题吗?”

她首先想到的是常见的人际关系矛盾。

“不是的,李老师。”苏宁微笑着摇头,态度诚恳,“室友们都很好。主要是因为我的个人情况比较特殊。”

他指了指材料中的一份医院出具的康复证明和心理评估报告:“我去年遭遇车祸后,虽然身体基本康复,但医生建议最好能有一个更安静、更利于休养的环境,避免过度嘈杂和集体生活可能带来的潜在压力,有助于神经系统的彻底恢复和记忆功能的稳定。”

他又补充了另外几份材料:“这是我在学校附近住所的房产证明复印件,地址就在这里,离学校很近,很方便。这是我的紧急联系人和担保人信息。最重要的是,这是我的个人承诺书,保证严格遵守校规校纪,绝不因校外住宿而迟到、早退、缺勤,确保学业不受任何影响,并愿意承担由此可能产生的一切责任。”

李老师仔细翻阅着这些材料,脸上的表情从惊讶逐渐变为理解和慎重。

医院的证明很有说服力,提供的住址确实很近,担保人也看起来相当可靠。

最关键的是,苏宁表现出来的成熟、条理和责任感,完全是有理有据。

她沉吟了片刻。

校规是死的,但特殊情况确实需要特殊处理。

让一个还需要持续康复的学生强行住在嘈杂的宿舍,万一出点问题,责任更大。

相反,如果他能保证学业,住在校外一个稳定、舒适的环境里,或许更有利于他的恢复和学习。

“嗯,你的情况我已经了解了。”李老师最终点了点头,在申请书上签下了“情况特殊,建议批准”,并盖上了章,“我会把你的申请和这些材料提交给学工部审批。问题应该不大。不过苏宁,你一定要记住你的承诺,保证学业,注意安全,定期和我保持沟通。”

“一定!谢谢李老师!”苏宁郑重地接过批好的申请,向老师道谢。

离开办公室,苏宁松了口气。

这个合理的理由和充分的准备,顺利为他争取到了校外居住的自由空间。

这意味着,他可以在大学校园生活和个人事业之间,找到一个更灵活、更高效的平衡点。

他既能够享受校园的学习氛围和同龄人的交往,又能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可以处理自己另一面事务的私密空间。

……

只是苏宁的这张脸,对于原本的同学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很快一年前的那些老同学都是惊讶了起来,毕竟他们都快要把苏宁这个人给忘了。

“哎,你看,那不是苏宁吗?”

“真的是他!他回来了?”

“好像听说休学了一年,现在重读大一了……”

“可惜了,当年他高考分数挺高的……”

“感觉他变了好多,具体哪变了说不上来……”

课间休息时,有几个以前还算熟悉的同学过来打招呼,语气中带着关心和些许不自然:“苏宁,你没事了吧?身体都好了?”

“回来了就好,课程跟得上吗?有问题可以问我们。”

苏宁能感受到他们的善意,但也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微妙的隔阂。

一年的空白期,足以让原本的同伴走上不同的轨迹。

他们已经有了新的朋友圈子,谈论着苏宁不了解的实习机会、项目竞赛和校园八卦。

苏宁对此很坦然。

他礼貌地回应着大家的关心,但并没有刻意去融入那个已经有些陌生的圈子。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节奏和道路已经和他们不一样了。

他更像是这个校园里的一个“观察者”和“体验者”,一边汲取着知识,一边经营着自己另一片广阔的天地。

有时在图书馆遇到,原来的同学看到苏宁不是在啃大一基础教材,而是在看《电影视听语言》、《导演的摄影课》甚至英文原版的《制片管理》时,眼中的好奇会更甚。

这个奇怪的“学弟”,身上似乎笼罩着一层看不透的迷雾。

他既享受着简单纯粹的校园生活,又仿佛与这个世界保持着一段冷静的距离,独自运行着一套不为人知的复杂程序。

而这种低调而神秘的特质,反而让他在校园里,拥有了另一种独特的吸引力。

……

范琳的剧组戏份一杀青,她连青岛都没回,直接拖着行李箱飞到了杭州。

几个月的分离,加上之前对苏宁“瞎胡闹”拍电影的些许担忧,让她心中积攒了太多的思念和一丝亟待验证的牵挂。

飞机落地,范琳的第一条信息就发给了苏宁:“苏宁,我到杭州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