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影视编辑器> 第126章 全新的剧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6章 全新的剧情(2 / 3)

最后,是关于另一位关键女性王翠平的重新定义。

“翠平不能是原版那种略带喜剧色彩的‘憨傻’和‘勇猛无敌’。”苏宁对角色定位非常清晰,“我们要塑造一个更真实、更符合当时农村妇女现状的翠平。她不光不识字,还没见过世面,初到城市会惶恐不安,和别人相处的时候会感到社恐,但她身上有中国农村妇女最本质的坚韧、勤劳和生存智慧。她的成长线要更明显,从最初的格格不入、差点暴露,到逐渐学习、适应,最终成为余则成不可或缺的帮手,甚至在某些方面展现出独特的敏锐。她的质朴,恰恰是她在复杂环境中最好的保护色。这个角色,我们要大胆启用新人,寻找一张有质感、有灵气的生面孔,要的就是那种未经雕琢的、土地里生长出来的真实感,最好和原版的翠平形成强烈的割裂感。”

在苏宁清晰的方向指引下,编剧团队的思路被彻底打开。

新的《潜伏》剧本,逐渐呈现出与旧版截然不同的风貌:余则成更加智勇双全,暗流汹涌;左蓝融合了传统戏曲风韵与地下工作的惊险,魅力独特;翠平则回归质朴,在时代洪流中艰难成长。

一场关于信仰、人性与爱情的谍战大戏,在无数次的争论、修改和完善中,渐渐有了清晰的骨骼与血肉。

所有人都能感觉到,这不再是一次简单的复刻,而是一场充满野心的涅盘重生。

……

经过数轮激烈的讨论,甚至不乏面红耳赤的争论,在苏宁的坚持和引导下,新版《潜伏》的剧本终于打磨成型。

当最终版的剧本分发到核心主创手中时,之前所有的疑虑都在字里行间化为了信服与兴奋。

这个剧本,既保留了原着的魂,又赋予了人物新的血肉与时代感,尤其是余则成的形象,不再是单一的隐忍,而是集深沉的城府、果决的行动力与复杂的情感纠葛于一身,立体而丰满,极具表演张力。

剧本既定,选角工作也随之加速推进。

苏宁再次展现了他独到的眼光和力排众议的魄力。

首先是至关重要的女性角色——翠平。

对于这个角色,内部有过不少提议,有人建议找有喜剧天赋的演员,有人提议用知名度更高的花旦。

但苏宁心中早有定论。

在一次选角会议上,他直接将一份演员资料推到会议桌中央。

“翠平,我建议由刘琳琳来饰演。”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细微的议论声。

刘琳琳,正是在《父母爱情》中成功塑造了憨直泼辣又善良可爱的江德华一角的女演员。

这个形象,与许多人想象中的翠平似乎有些距离。

最主要苏宁和刘琳琳在《父母爱情》剧组有过合作,对于她的演技也是非常的佩服。

相信刘琳琳能够呈现出一个不一样的翠平,可爱温顺又懵懂的农村父母形象扑面而来。

“苏导,”一位选角负责人谨慎地提出意见,“刘琳琳老师的演技毋庸置疑,《父母爱情》的江德华也非常成功。但翠平这个角色,是否需要更……‘苦大仇深’一些?或者更‘土’一些的质感?刘琳琳老师的气质,会不会显得太‘灵’了?”

苏宁摇了摇头,语气坚定:“我们要的翠平,不是一个符号化的农村妇女。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被时代洪流卷裹,被迫承担起完全陌生的角色。她会有惶恐,有笨拙,但更要有属于她那个阶层本身的坚韧和生存智慧。另外更要体现出被临时拉来充数的荒诞,毕竟女游击队员很稀少,女游击队长更是凤毛麟角,妹妹是在延安的我党骨干,姐姐又是女游击队长的设定显得太刻意。而刘琳琳在《父母爱情》里能把江德华从年轻演到老,那种扎根于土地的鲜活感和生命力,正是我们剧组需要的。”

他进一步阐述新设定:“在我们的剧本里,她不是什么游击队队长出身,而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甚至有些认命的农村妇女,是被组织临时拉来充数、顶替真正她妹妹工作的‘无奈选择’。这种‘被动’和‘不专业’,恰恰是戏剧张力的来源,也让她的成长弧光和善良;更加真实动人。我相信刘琳琳能演出这种从手足无措到逐渐坚韧的转变。”

苏宁的剖析说服了大多数人。

而当刘琳琳接到邀请,仔细研读新剧本后,也被这个更具层次感的翠平所吸引,欣然接受了这个挑战。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角色选择,则是晚秋。

这个角色,苏宁几乎没有犹豫,直接点名由自己的女朋友范琳出演。

当范琳在北京接到陈晓君的电话时,也颇感意外。

她近年来多在都市剧中亮相,饰演的多是独立干练的女性形象。

“晓君姐,晚秋?那个有点恋爱脑、娇纵任性的娇小姐?”范琳在电话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