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春辞谢不得,宽慰孟夫人道:“夫人您放心,陛下很是宠爱贵妃娘娘,内廷什么样的好东西都往坤宁殿送。”
砚秋也道:“万事有陛下为娘娘做主呢。”侍女们劝慰的话轮番在耳畔,可女儿孤身一人在后宫,孟夫人哪里能安心。马车踏着夕阳余晖出了重重宫阙,孟夫人望向坤宁殿的方向,良久后唯余一声叹息。<1
回到坤宁殿中,砚春和砚秋不敢藏私,将宣平侯夫人所赏赐的银钱交还给了贵妃娘娘。
顾宁熙望那沉甸甸的荷包:“你们收着便好。”砚春和砚秋相望一眼,这才敢收下。
在坤宁殿伺候这些日子,贵妃娘娘是位极温和善心的主子。她们能被选到坤宁殿中当差,深以为福。
“多谢贵妃娘娘。”
时值孟夏,天气一日日地炎热起来。五月二十七为陛下万寿,前朝后宫皆为此而忙碌。
万寿节前夕,陆憬收到了来自坤宁殿的生辰礼。他打开雕刻精湛的锦匣,里间是一幅精心绘就的画卷,乃元乐亲笔。画的是他临朝时的模样,从金殿上龙椅到十二冕旒,细节处无一不精,可想而知作画之人用了多少心思。
陆憬心中升腾起愉悦之情,展开画卷细细观赏。顾宁熙垂眸,她在宫廷中一丝一缕皆蒙帝王所赐,也确实没有其他可以送出手的物件。
元乐对他如此用心,陆憬自然是颇为喜欢的。孙敬在殿门口都能感受到殿中的轻松气氛,盼着陛下与贵妃娘娘感情能更好些。
陆憬未收起画卷,目光落在卷尾的落款,元乐还特地盖了她的私印。“这是从何而来?”
“臣妾新刻的,"顾宁熙道,“陛下笑什么?”陆憬伸手从书案上取下另一幅肖像画,那画上的落款是元乐仿照着大人们私章的模样,一笔一笔方方正正画上去的。见到这幅久违的画卷,顾宁熙愣了许久:“陛下竞然还留着。”“难不成流传出去,你觉得朕与你谁更丢脸些?”两幅画卷对比,其中进益不知凡几。
顾宁熙看着画中专心致志作文章的人,连玉冠都是歪的。她回忆起从前光景,忍不住低眸一笑:“陛下那时,分明夸我画得很好。”她也不知自己当时哪来的自信,就这么信心十足地赠给了昭王殿下。笑意未达眼底便已消散,顾宁熙的手从画卷上收回。<2夜幕沉沉,锦帐中风月无边。
万寿节三日不必处置朝政,陆憬行事越发没有顾忌。顾宁熙任他予取予求,手腕被他扣于枕间。
夏日的衣料又轻又软,布帛撕裂的清响在殿中响起,衣衫凌乱落了满地。帐中人影交叠,香汗淋漓,冰鉴中新供的冰丝毫不起作用。月光无声流淌,照亮了书案上并排放着的两幅画卷。年轻英武的帝王端坐龙椅,得意地望着对面的小昭王。他的十二冕旒分毫不乱,朝服威仪不凡,炫耀之情不言而喻。为了画好他,元乐花了足足半月光景。
“你呢?"他无声拷问。
小昭王殿下打量着自己潦草的锦衣,明明自己当时穿得也不差。他纹饰全无也就罢了,而对面人身上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脯、跋的十二章纹,每一样都清晰可辨。他想扶一扶自己的玉冠,又惹来对面人的取笑。你衣衫好看又如何?他很没有底气地想。
我可是元乐画的第一幅肖像画啊。
那时元乐下笔时,满心满眼都是我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