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号大院的这些邻居们还没有经历过定额长时间洗礼,对于未来也是严重缺乏认知。
牛根生这边却是有着那位同名同姓老人刻骨铭心的记忆,再加上牛根生后世通过书籍和视频看到的内容,他对于接下来的岁月是充满了敬畏的!
除了食用油,大院里的这些邻居们将8月份的定额全部买出来。
牛根生自己定额这边买到了31.5斤细粮,米面各一半,其他则是杂粮、粗粮。
俞兰馨的定额里,十五斤米面,其他为粗粮、杂粮。
这个数量放在牛根生掌握生之息之前,他自己都不够。
但在导引术修炼正式入门之后,牛根生巨大的消耗一下子少了很多。
他似乎是能够从外界时时刻刻的汲取着一些东西,让他那种巨大消耗有了挂靠。
现在的牛根生还做不到不吃不喝,只能说相互抵消之后,让牛根生只需要维持住一个同龄人的正常饮食即可。
当一个月的粮食被按照定额买出来,分量很足。
提在手里、扛在肩上沉甸甸的。
众人的心也是变得沉甸甸的。
这粮食……得精打细算着吃啊!
随之,不少人开始羡慕牛根生。
别看整个九十五号里,除了聋老太太,牛根生和俞兰馨两口子一月能买到的粮食数量最少。但是他们仅有两个人!
不像其他住户,动辄五六口人。
人多吃的也多,尤其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家里要是多几个十几岁的男娃,真的会要命的!
牛根生自然也看出这些邻居们已经渐渐地意识到此前想得有些过于乐观。
可惜面对这样的大势,牛根生也是无可奈何。
他只能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尽可能的发力,使得国力尽可能的增加。
牛根生:可惜一个人的力量还是太过于渺小了!
一想到自己希望影响到的大势,牛根生忍不住的摇头。
因为这是一个永远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般想着,牛根生将自己的口袋放到了大院众人一起推来的地排车上。
每家每户都有记号,放一块也混不了。
体会到了这个年代最为特色的生活,牛根生很是满足。
“您是轧钢厂的牛根生同志吗?我叫马先进,李卫东、史向前都是我战友!
不过我和他们不能比,只混了个小小的粮店负责人。
不过您可比相片里英俊的多啊!”
自称为马先进的男子有着精干的身躯,但没有给人丝毫压迫感。
这主要是得益于对方那种社交悍匪一样的能力。
正打算和大院里邻居们一起离开的牛根生被这个社交悍匪给紧握住双手来回的摇晃。
那种感觉,就仿佛牛根生是他多年不见的挚爱亲朋一样。
“对!我叫牛根生,和李卫东史向前也都是认识的。”
牛根生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他想不到在粮店里还能够遇到李卫东、史向前的战友。
不过这也不是坏事。
粮店有熟人的话能节省很多麻烦。
至少能够省去很多以后排队的麻烦。
“老远看到您这相貌气质,我就觉得熟悉,近了一看,果真是您!我仅代表个人和很多曾经熟悉的战友向您与俞作家致敬!”
马先进这位粮食所的所长真的给牛根生鞠了一躬。
他还是那种双手和牛根生紧紧握住的鞠躬,让牛根生想要拒绝都难。
“马同志,千万不要这样,我和我老婆做的并不多,相比于在战场上为国立威、震慑一众宵小之徒的你们,真的不多!”
两个人的交流没有避着周围的人,也正是这样,让九十五号大院里的邻居们知道了牛根生和俞兰馨写了一本很火的书不说,还将所有的稿费都给捐了。
粮店之内,那些员工们看待牛根生的眼神在知道了这则信息之后发生了巨大变化。
他们牢牢的记住这一张脸,以后要是遇到牛根生,自然是尽可能的给与帮助。
这种人值得他们工作范围里的出手帮助。
就是其他排队的人在听到了牛根生和他老婆的所做所为之后,一个个的也是惊叹无比。
既惊叹于牛根生与老婆写出了英雄儿女这一本相当火爆额度书籍,又惊叹于牛根生和老婆能够将一笔海量的稿费给捐出来,捐给那些牺牲者的家属或者伤残的最可爱的人!
上万的稿费啊!
每一个人在听到这样的数字之后,都有些头晕。
他们完全想象不到自己遇到这样的一大笔钱款之后,还能不能与牛根生一样的做出选择?
尤其是九十五号大院的贾张氏、贾东旭、三大妈、三大爷,他们看向牛根生的目光就像是看一个傻子。上万块钱怎么能说捐就捐了呢?
那可是能够花一辈子的一笔巨款!
既然牛根生这么豪横,自己要不要借一笔钱来应应急?
不止一个人生出了同样的心思。
傻子嘛!大家要是都能从他身上占点便宜,就自己没有占,那岂不是吃亏了?
粮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