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985(2 / 4)

陶敏静心里有些动容,既然罗老板答应过她,想必不会出尔反尔。她安心心地起身离开。

等人一走,罗宝珠接到一则电话。

电话对面是卫主任。

卫主任约她出去吃午饭。

这很少见,通常都是她约卫主任吃饭,因为她每次都有事情找卫主任谈,而卫主任约她吃饭的次数屈指可数。

看来这次是卫主任有事找她谈。

餐厅不是定在明朗餐厅,这点也很奇怪。

以往两人都是在明朗餐厅消费,每次罗宝珠都将餐费挂在自己名头上,算是请卫主任吃饭。

这次难道卫主任要做东?

罗宝珠来到餐厅,卫主任坐在座位上远远朝她招手。走过去一瞧,餐桌上竞然摆放着一瓶啤酒。她嫌弃啤酒味太难闻,不爱喝啤酒,卫主任也是个不爱喝酒的人,平时鲜少瞧见他喝酒,怎么两个不喝酒的人,竞然还点了啤酒。罗宝珠不解:“难道还有其他人要过来?”“没有了。"卫主任招呼她坐下,“你等下就知道了。”他没有急着解释,只是像往常一样寒暄:“罗老板,最近在忙什么?”“忙工业区招商的事情,忙纺织厂的事情,忙服装店的事情,多的是事情哦,卫主任你呢,你最近在忙什么?”

卫主任指了指眼前的啤酒:“我在忙这个。”罗宝珠:?

她表示不解:“什么时候卫主任也研究起啤酒来了,您就别卖关子了,我悟性差,可不懂您的哑谜。”

卫主任笑呵呵两声,指着啤酒瓶,叫来服务员结账,递过去两张纸币。服务员走过来,很是礼貌地表示:“先生,啤酒需要港币支付。”卫主任似乎早已做好准备,被服务员提醒之后,很自觉地重新拿出两张港币。

做完这些,他看向罗宝珠:“现在知道我在忙什么了吧?”罗宝珠猜测:“外汇问题?”

“对!”

深城有一家餐厅,是最早公开使用港币交易的场所之一,一些外国人和港商,可以在餐厅里买到一些用人民币买不到的进口物品,这家餐厅后来又开了商店,商店可以直接用港币从香港进货,以港币标价出售,减少了兑换的麻烦。因为刚才那瓶啤酒是从这家商店用港币买回来的,所以顾客也需要用港元支付。

这家商店只认港币,不收人民币,想到这家商店买东西,就要先兑换港币。怎么兑换港币呢?

到黑市去。

火车站方向那边外汇黑市猖獗,人称“民间外汇调剂中心”,作为财贸办主任的卫泽海,最近就在负责调查黑市的外汇兑换问题。他有些感慨:“罗老板,你又逃过一劫。”所幸之前罗宝珠没有答应与戴宏军做那笔外汇留成的生意,不然现在追究起来,可就惨了。

其实深城有些公司炒外汇,倒也不是为了赚钱。自从改革开放后,深城就成了一个一个大工地,在工地上面建楼建厂房需要钢材和水泥,而这些物资,都是国家统一计划调配。从79年到85年,深城建设需要钢材102万吨、水泥388万吨、木材25万吨,而国家计划调拨给深城的只10%,钢材只有3.8%。这么大的缺口,怎么办?

只能自己想办法。

要么去内地找,要么去进口。

进口需要外汇,外汇也是自己想办法。

比如北京一家公司有一批建筑材料可以用外汇支付,深城就去竞标。再或者凭借钢材进出口权,帮助国内单位代理进口钢材业务,顺便从人家手里用人民币换取外汇。

总之,各种办法想尽。

但其中不乏一些鬼迷心窍、投机取巧者,只想借机谋取暴利。国家总不能坐视不管。

“所以啊,接下来打击外汇不当交易的力度也会加大。”原本现在的环境就不容乐观,太多动作下来,免不得又要引起人心惶惶,卫主任叹息一声,无故提起:“你应该还记得竹园宾馆吧?”得,原来卫主任也是担忧这一点。

罗宝珠有些好笑:“记得,放心吧卫主任,我不会撤资的。”卫主任一愣。

刚起了个头,话都还没说完呢,怎么罗宝珠就猜到了他接下来的意思?他干笑了两声,“那最好不过了,我是怕之后政策收紧,你产业受到影响,支撑不住。”

毕竞现在已经有好几家港资公司支撑不住,纷纷撤资。唉,最近政府也不太好过。

国外的指责,民众的不信任,内忧外患,这么多压力,都是政府在担着。卫主任心里也有点没底。

他是看好罗宝珠的,只是接下来的政策收紧,不知道罗宝珠能不能挺过去这一波。

罗宝珠倒是没怎么担忧,她比较有信心。

信心来源于港城的地产行业已经逐渐恢复,这意味着过去两年多的时间在港城低价收购的地皮以及一些建筑项目,逐渐开始产生利润。况且深城的政策收紧,只是一时。

道路是曲折的,但未来是光明的。

接下来的深城的确开始实施一些行动。

第一是压基建。按照国家的统一计划,银行贷款大面积压缩,深城的基建投资,直接砍去10亿元,投资也被压缩。基建队伍缩减,从17万人的基建队伍缩减到9万人。第二是收政策。国家对特区控制出口商品的数量发生了很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