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维校的三好学生> 第193章 大爻的混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3章 大爻的混操(1 / 3)

渤地的情况正如万里之外宣冲所料,天佑历的最后一年,朱大力等三个藩镇最终是对合明朝廷进行了归附。

宣冲这边则是决定明年的历法按“统正历”来,因为武家军这边,是认可统正帝的位置。

虽然武家和统正帝所在的宁州的姐龋也不小。但以派州现在的势力,用不着在阵营上投机取巧,其对外表态只需要考虑怎样最适合本方内部团结。

武家阵营这儿的政治正确就是“子承父业”而不是“兄终弟及”。

宣冲集团内部,无论是南疆还是派水派系,殊恩均来自于武飞,且都认为只有武飞能照顾各方的利益。至于武家的其他子弟,这些年来他们都在宣冲领导下,立下的功劳不下于外姓子弟。

所以“兄终弟及”在宣冲集团内是断然不认可。

换而言之,现在如果宣冲远征出了意外突然嗝屁了,派地各个派系最为重视的,是评判自己的战功功劳簿体系,谁来把握。

无论是武家本家人,还是那些士官们,都相信在各个派系在公共利益分配的重大问题上,只有武炉能够延续“武源常”的规矩。

利益影响价值观!所以“合明帝”就算再贤又怎么样?与宣冲集团有屁关系?

宣冲派系内是看不到自家这里有任何“弟贤”的情况,也看不到武炉有什么昏聩的情形,相反武炉的母亲武杨氏也颇“贤”。

所以宣冲集团上上下下此时对天子家事的表态就非常明确。

至于统正帝会不会继承灵帝的败家属性?诸多将领:反正败的是大爻的家,又不是我家。

…武飞和武恒羽最终还是分家了…

视角回到渤地附近。拖了十天半个月后,朱力强等派系耐不住爻都方面压力,进行了“名义上”归附。可就这“名义上”表态,已经让渤地世家们应激了。

渤地上下,维持会的代表们,纷纷请愿上书,要求将军做主。

因为,朱大力表态,截断不少商路,以至于向南买卖铁器的粮船,都被代郡的一些官吏们扣着了。话说当年戍帝在的时候,把整个渤地打为渤王派系。在北边外敌尚在的情况下,渤地军民百姓就被大爻系统性地抛弃!

后来归附宣冲的东市军后,渤地世家们洗白上岸,同时收复失地,结束了战乱撂荒的情况。渤地的诸多士子、商户内部或许有矛盾,但是眼下对大爻朝廷是态度相当统一:现在自己兵强马壮,你爻都方面不来哄着老爷我,想继续搞拉踩这一套?现在直接让渤地南边挨着的三个藩镇来反自己?岂有此理。

渤地地方维持会主持的草庐体系论坛中,其士子们交流后得出结论:本来我们渤地是想要休养生息,并不想搅合进入朝堂的纷争中。但是爻都内伪朝这么搞,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乎,就等了这么几日,随着南部三个藩镇控不住场,表态出奉诏御北的态度,一点当年的情分都不讲。

武恒羽麾下就已经群情激奋要求讨伐,在黄玉城市井中,言爻都,必称伪朝。

武恒羽征召下,其原本带来的南方子弟也好,以及东市军派系也罢;燕地解甲归田的骑士们,现在再度得到征招。

这些三年不战髀肉复生的家伙们,也都重新穿着铠甲,带着仆从,甚至带着自己的十几岁侄儿们聚集在武恒羽麾下。

渤地总数六千人的战兵们,在三日内集结完毕。

…旧时情分,没誉在新簿…

代郡,朱家军这儿,对此还一无所知。

朱力强每日花费五个时辰宴饮,看歌舞,然后抽出一两个时辰看一看大爻内的其他诸侯送来的书信,对于其他事务就放手了。一此时朱力强进入闭目塞听的状态,他所知晓的情况仅限于“愿给他写信”的人的讲述。那些需要他亲自调查才能了解的情况,此时他都忽略了。

用这位老武将的观点:“我打了大半辈子的仗,就不能休息休息?”

想想也是,朱大帅前半辈子戎马一生,每天都是清苦;现在外敌已经消弭了,品味到了美酒佳肴后,顿感人生苦短,需要及时行乐。

关于这种“人生价值观”,宣冲对此是摇头;退休养老可以,但是得交权。

至于朱大力这种人为什么不想交权?宣冲也很明白,这是怕寂寞。习惯了大量的人围绕自己转,在老的时候就会对身边的清冷极度不适应。

少有任侠之气的朱力强现在就很情绪化。随着儿子朱崇急匆匆闯入酒宴中,告知他南部他们三个藩镇共同奉合明帝,让北方渤地百姓内部不满时。

朱力强满不在乎说道:“我已经和武恒羽写信解释过了,他并没有反对。”

朱崇看着这个老父,不由怔了。他的父亲数年前还能对局势作出清晰判断,现在昏聩到这样。以前是以前,戍帝在时候,十六路诸侯,虽然有相互卖队友的情况,但是各自是没有“友伤”的。但现在宁州和预州两家背后的文臣团队均对天下发送了讨贼檄文,各路兵马收到檄文后,哪怕是拒不奉诏,也都是反贼!各家理论上都可以立刻开战。

然而在儿子朱崇的一再叙述下,朱力强一口咬定和武恒羽写过信,没事的,就继续看歌舞会。(老年人的顽固在强行劝说下,会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