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转,如水银泻地,细致地扫过沈天周身每一寸肌肤,探入经脉,映照识海。
然而,镜中映出的,非但没有他预想中的魔氛煞气,反而是一片煌煌赫赫、至阳至刚的纯金气象!那气血奔腾如长江大河,汹涌澎湃却纯净无比;那先天真气更是精纯磅礴到令人咋舌的地步,量之雄浑,竟已隐隐超越了八品极限,直追六品武修!
其质之纯,其量之巨,在鉴魔镜的清辉下非但无所遁形,反而愈发显得光明正大,根基深厚得不可思议“这”宇文汲持镜的手微微一颤,眼中再次掠过难以置信的神色。
这结果,与他的预判截然相反!此子非但毫无魔染迹象,其根基之纯正雄厚,简直堪称妖孽!他身后的徐天纪与孟琮,脸色也更加阴沉了几分。
宇文汲心下无奈,只得收起鉴魔镜,勉强维持着平静:“嗯,根基扎实,真气纯净。很好。接下来,进行最后两项考核,道缘与心性,此二项关乎你未来道途能走多远,至关重要。”
兰石先生闻言,面上的讥诮之色更浓。
自五代之上前朝大燕仙朝末期,先天诸神插手世俗,将“道缘’与“心性’列入四大学派核心考核之日起,这两项便成了世家门阀与勋贵子弟垄断晋升之途,打压寒门士子最冠冕堂皇的工具。
多少惊才绝艳之辈因“道缘不足’、“心性未熟’被拒之门外?历代都有英明天子欲革此弊,皆阻力重重,他们无法撼动这绵延数万年的积弊,也无法抗拒诸神。
唯有历朝开国之初,开国天子在位时才能短暂刷新气象,却也只能维持个两三千年而已。
此时仍由那位主持威压考核的六品学正官主持。
他手持一件形似青玉莲台、花瓣上符文流转的宝物,正是三品符宝一一“道心鉴’!
“沈镇抚,请坐于此阵中。”学正官指引沈天坐上大殿中央另一座较小的符文阵。
他的态度比对其他考生时还要和善。
内门名额的争夺是高层博弈,他没必要得罪一位潜力无穷的靖魔府镇抚,更何况这位身后,还站着一位内廷大珰。
他随后取出一枚平平无奇的铜钱,托在掌心,对沈天道:“沈镇抚请看,此物,便是你此番的“道缘’,考核开始后,你需在心性幻境中,于一刻钟内经历七生七世,在这七世之内将其寻得,才算合格,幻境亦会映照本心,考校你的意志与心性修为。”
沈天颔首,从容坐定。
学正官神色转为肃穆,手持“道心鉴’,先是无比恭敬地向东方天际遥遥三拜,仿佛在祈求某种冥冥中的存在赐福或见证。
这面“道心鉴’本就需借助神明之力催动,才能让一应弟子在一刻之内,经历七生七世的幻境人生!拜毕,他催动真元,注入“道心鉴’中。
嗡!
青玉莲台光芒大放,道道清辉洒落,将沈天连同其身下的符阵一同笼罩。
就在这一刹那,沈天那高达五十缕的一品神念敏锐地捕捉到,一股极其隐晦、却至高无上、淡漠冰冷的意念一一丝微弱却本质极高的神力,自虚空而降,悄然融入那“道心鉴’的清辉之中,笼罩了整个大殿。殿内众人,包括宇文汲、徐天纪、孟琮乃至兰石先生,似乎都对这股神力的降临毫无所觉,仿佛它本就应该存在于此。
沈天感应着这丝神力,唇角勾起一抹冰冷的讽刺。
他知道心性试与道缘试的真相。
三万多年前,先天诸神借口抵御“九罹神狱’魔染,强行将「心性’与“道缘’纳入人族仙朝取士体系,美其名曰甄别心志不坚、易受魔惑之辈。
实则,一切对现有秩序心存反意、对神明权威有所质疑,乃至心性过于桀骜不驯者,皆会被这蕴含神明意志的考核机制判为“道缘浅薄’、“心性有瑕’,从而被排斥在核心权力与高深传承之外。这看似公平的考核,不过是诸神套在人族天骄脖颈上的无形枷锁,是扼杀潜在威胁的精妙手段。下一刻,幻境之力汹涌而来,沈天只觉眼前景象骤然模糊、变幻
外界,兰石先生全神贯注,目光紧锁那光芒流转的「道心鉴’。
几乎在沈天陷入幻境的同一时间,宇文汲、徐天纪、孟琮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
徐天纪眼中厉色一闪,藏在袖中的手指再次悄然掐动印诀,一缕细微却尖锐的真元如同毒蛇出洞,无声无息地刺向“道心鉴’,意图干扰幻境运转,加重其难度,甚至引导幻境走向对沈天不利的方向。孟琮几乎同时发动,一股冰冷的精神念力如同无形波纹,荡漾向主持考核的学正官,欲在不知不觉间影响其操控“道心鉴’的稳定性。
宇文汲则面色如常,甚至口中还轻声感慨:“道缘心性之考,最是莫测,全看个人造化啊。”但他周身一股温润浩大的真元已如同无形力场般弥漫开来,往兰石先生方向镇压过去。
然而,他们的动作快,兰石先生更快!
就在徐天纪真元即将触及“道心鉴’的刹那,兰石先生冷哼一声,不见他如何动作,一股沉凝如山,却又带着灼热药香的磅礴真元后发先至,如同铁壁铜墙,轰然截停在徐天纪的真元之前,将其死死挡住!“徐司业,考核重地,岂容外力干涉?”兰石先生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