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
说到一个萝卜一个坑的问题,徐永生忽然想起另一人:“国子学那边,曹兄……”
王阐微微颔首:“嗯,已经有消息传回来,算是正式递交辞呈了,但人没有回来。”
曹朗春天请大假,之后一直再没有重返学宫,甚至没有重返东都。
其后随着时间推移,他甚至直接寄回来两封信给东都学宫司业韩帼英和国子学博士许书明,表明自己辞去东都学宫国子学助教的想法。
外界闻讯者,对此议论纷纷。
甚至有人猜测,曹朗可能和六道堂之流的反贼有关,便像同样出身曹氏一族的曹静那般。
曹氏一族方面也坐不住了,在东都内外到处寻找曹朗。
虽然天气还没有入秋,但徐永生心中猜测,对方可能是要借助那民间儒家典仪去晋升四品境界了。至于为什么不像他一样悄然晋升,接着掩饰自己真实修为继续留在东都学宫,徐永生就不知情了。可能对方另有打算,或者另有顾忌,也可能同他和常杰、奚骥背后那个神秘组织有关。
徐永生当前也唯有祝福这位名门逆子此去一路顺风。
而徐永生本人继续留在东都学宫,安然教导学生和自我修行习武。
夏去秋来,又很快入冬。
经过约莫十五个月的刻苦修行积累,盛景十五年十二月初,徐永生腰椎处地阁再次振动。
原本空空如也的第六层地阁内,浩然气凝聚化虚为实,终于温养出属于他的第六枚“仁”之玉璧。徐永生长长呼出一口气。
第六层五常灵物的温养,果然比此前第五层要更加费时费力。
好在经过这些天的努力,终于有所收获。
有六枚“仁”之玉璧加成,接下来修炼预期中的第三组“礼”之编钟和第五块“智”之龟甲,都要更容易些许了。
只是这六枚“仁”之玉璧的相关历练,释囚归家千人,又是一项或者需要碰运气或者需要好生规划的儒家历练。
徐永生心中虽有少许设想,但眼下暂时先不着急尝试,决定先碰碰运气。
在这期间,他可以先积累温养第六层三才阁中余下的眉心天阁和胸口人阁。
思考之下,徐永生决定先温养积累自己第三组“礼”之编钟。
不仅仅是因为先温养这一相会比第五层“智”更快,同时也是因为积累出第三组“礼”之编钟后,更有利于他整理归纳自己创新的武学。
自从晋升突破至宗师境界,徐永生对此已经有一些新的设想。
早先击杀金甲蝠王,以及平时练武的时候,徐永生脑海中灵光乍现,关于天麒正行有了更多的灵感和思路。
精准一击刺杀金甲蝠王,正是他灵机一动下的结晶。
接下来需要将这一线灵光化作常态。
有更多的“礼”之编钟,方便他将这些灵感的火花,正式落在纸面上,归纳总结完善。
虽然有佩韦自缓,但每次持续时间终究有限,之后还需要间隔一段时间才能再调配。
有了真实的“礼”之编钟,这方面就方便许多。
而随着时间推移,盛景十五年渐渐走到尾声,徐永生在其他方面也有了成果。
林成煊府中,谢初然惊喜地从徐永生手里接过特制的刀匣。
开启机关后,三把横刀的刀柄次第弹出。
谢初然指尖在横刀刀柄上一一划过,最后停留在右手边那一把上。
她手指轻轻一勾,浩然气带动下,这把横刀自刀匣中彻底抽出,刀刃上顿时有光辉闪耀,看上去不仅不觉得冷冽,反而像阳光闪烁金辉,有些刺眼的同时,也有些温暖。
谢初然反复打量,末了转头看向徐永生。
徐永生含笑颔首。
谢初然长长呼出一口气,已经习惯林倏华身份的面貌上,难得流露出同往日自己相似的笑容。余下两把横刀,徐永生也做了修补重铸。
谢初然抽刀出鞘,就见横刀的刀刃上同样闪烁淡淡金辉。
宋氏一族当初积累的奇金异宝丰厚,徐永生哪怕是捡漏谈笑遗失的这些宝物,收获也极为丰厚,可以满足他的设想,为谢初然重铸宝刀。
新生的横刀·三足,当下看上去,比过去更加名副其实。
谢初然这时再施展自创的绝学十日破阵舞,霎时间分出的身影,终于满了十指之数,仿佛十只大日金乌一起经天横飞。
十日之说,今日名副其实。
相较于去年跟徐永生拆招时,此刻的谢初然多温养出第五枚“仁”之玉璧和第四把“义”之古剑,令她变化和速度更加灵动迅猛,彻底将这门绝学的威力发展出来。
而三把横刀齐出,更让分身化影之后的谢初然动作防不胜防,变化多端。
“这是最好的新年礼物!”谢初然收刀,少见地显出几分昔日意气风发的模样,拍了拍同样是徐永生改良的刀匣,冲他笑道。
徐永生同样伸手拍了拍那刀匣:“好歹赶上了。”
既是赶在新年前,同样也是赶在谢初然、林成煊离开东都以前。
在谢初然修成自身第五枚“仁”之玉璧后,他们也预备动手上路,就在来年一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