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放在心上一-既然都是皇上妾室,何来高低贵贱,宋氏有三个儿子,而她们大多数人也有三个儿子,宋氏能当上嫔位无疑是极其招恨的。
她们十一个人居然都沦落成宋氏的陪衬,宋氏的两个儿子还是被废了的,弘时不好学不勤奋,如何服众!
在不知不觉间,好多人盯上了宋氏的嫔位以及弘时作为皇上顺位继承人的'长子′身份,没有谁真正将李贵妃放在心上。毕竞李贵妃身份虽然贵重,但她只有三个女儿却是不争的事实。即便再在意、再羡慕李贵妃,她们清楚李贵妃这辈子当上贵妃便是尽头,但她们不一样,有机会图谋大清皇太后的身份。李贵妃为高位就当是她们对后宫妃子的宽待,日后为皇太后时,李贵妃的存在便是她们忆起旧时潜邸回忆的关键人物,最重要的是,始终威胁不到她们。皇帝登基,前朝后宫有忙不完的事,因此阿哥们的婚事都交给皇后过目,兰箐箐作为拥有协理后宫之权的妃子,也得帮皇后处理这事。兰箐箐扫了眼贵女名册,上面都是些高官之女,但并非人人都是大姓出身,这一批贵女,有的是小姓出身,有的虽然跟大家族一个姓,但祖宗不是同一个,等同于小姓出身,仔细比较起来,没有一个形成四福晋董鄂氏家族那样的也家规模。
“娘娘可想好了?"兰箐箐翻了好几页,感觉排行靠前的这九位阿哥还是走运了,再过两年就轮到那二十一位阿哥的婚事了,到那时,他们匹配的贵女出身只会更低,甚至是汉军旗格格的出身一一
大清甚少出现汉军旗出身的皇子嫡福晋,若是非得说一个,那就是先帝大阿哥继福晋张氏,但大阿哥是继娶,继福晋的身份只会被发妻身份低。在原剧情中,雍正帝的小儿子弘瞻也娶了汉军旗贵女范氏为嫡福晋,不过那时候他已经被新帝过继出去了,也就说不上是皇子阿哥的尊贵身份,毕竞宗室中迎娶汉军旗贵女为正妻的子弟不少。
而今朝,估计这种情况会在皇子阿哥中盛行了,从某种意义上何曾不是满汉一家。
皇后笑了笑,“都这些了,送去给万岁爷过目吧。”“是。“奴才恭敬接过名册。
转头皇帝圣旨颁布一一
九个阿哥的嫡福晋从前到后依次是郎中顺岱之女戴佳氏,六佐领三泰之女纳喇氏,员外郎萨哈岱之女伊尔根觉罗氏,轻车都尉豪山之女巴雅拉氏,郎中雅尔布之女乌苏氏,布政使罗延泰之女完颜氏,头等侍卫都里玛之女瓜尔佳氏,副都统兆乃之女太楚鲁氏,将军富亮之女富察氏。这些人名依次看下来足够让人眼花缭乱,更不用说等二十一个阿哥娶妻时,那场景,足够震撼人心。
九位贵人见儿子迎娶世家贵女的目的不成,只得安慰自己,至少这比大阿哥和三阿哥的婚事好,万岁爷这般看重三位公主,她们只要让儿媳尽快生下小孙女,必然能讨万岁爷欢心。
这些年,大阿哥夫妇和三阿哥夫妇各自生下一子,不知是不是注定没有女儿缘,熬了这么多年都不见有一个女儿出生,她们的儿子大可比谁先生下万岁爷的大孙女。
只要她们率先有了孙女,不愁万岁爷不会看重她们儿子。于是每个刚娶妻的阿哥,一经成亲,就忙着生孩子。他们之中没有格外机敏的,皇阿玛一个月都不见得多看他们几次,不似弘时被皇阿玛精心培养,能经常被皇阿玛召见,他们想让皇阿玛眼里有他们,就得想尽办法抓住一切机会。
承乾宫,兰箐箐最先落座,其次是懋嫔和十一位贵人。皇后坐在宝座上,身旁香薰燃起,见众妃到齐,皇后也就正式说起小选进宫之事。
皇上在潜邸多年不纳新人,登基为帝自然得选新人入宫。每三年一次的大选还得在雍正三年时,不过那时主要给二十一位阿哥选嫡福晋。
因此今年的小选必然会进不少新人。
十一位贵人是两人住一个宫殿,分别是一人住正殿,一人住后殿,即便是贵人身份,也勉勉强强算半个一宫之主了,因此皇后跟她们商量的正是新人的归属。
顾贵人等人都不情愿应下这事,她们还盼着儿子得宠,就有这么多新人要跟她们争宠了。
懋嫔一直盯着施施然坐着的李贵妃,兰箐箐注意到有人看她,抬头一笑,″懋嫔妹妹,怎么了?”
“没什么。“懋嫔收回目光。
李氏是蹭了她的光才成为贵妃的,不然以李氏上辈子的际遇,这辈子最多也就当个妃位,真是便宜李氏了。
懋嫔早就后悔了,若是当初她在生下大女儿后再跟李氏交换子嗣缘就好了,李氏的三个女儿比她那两个废掉的儿子好太多了。李氏现在是贵妃,若是她能跟李氏联合起来,让李氏助弘时上位,到那时,她不是不能原谅李氏那些年对她的漠视,让李氏仍保留贵妃之位。懋嫔越想越觉得这个想法可行,等李氏出去承乾宫后,她急忙追上去,“李姐姐。”
“懋嫔妹妹这是怎么了,这么着急?”
兰箐箐摸不透她打的什么主意,不过懋嫔不怀好意是肯定的了。“李姐姐,妹妹有一事想跟你好好商量。“懋嫔左右看了一眼,除了她们的奴才,四下无人。
兰箐箐笑了笑,“若是不能摆在明面上商量的事,懋嫔妹妹还是别跟本宫商量了,毕竞本宫记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