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欲将耳边的手机拿远了一点,避免让过重的呼吸声传入听筒。
“没事,快好了。”周欲只能想到这么一句比较适合她此时此刻说出口的话。
“注意身体。”陈京驰说。
经过电流信号的转播,他失真的声音里听起来没有什么多余的情绪,是最平常不过的一句礼貌寒暄。
周欲不知道这算不算关心,又或许只是出于对合作伙伴的期望。
她先是道了谢,随后向他承诺:“我会尽快把词给你,等会到宿舍就开始写,你想要什么风格的?”
陈京驰却轻笑了一声:“周欲,你不用这么急,我不是你的甲方。”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我们都是创作者。”
校医室门口的路灯似乎是年久失修,在陈京驰话音刚落的刹那忽然闪了一下。
“曲子是半个多月前写的,当时想的比较多,没有什么特定的风格,按你想要的写,我喜欢思想之间的火花碰撞,而不是按部就班的填词。”陈京驰的声音停顿了几秒,接着说,“国庆之后给我就行。”
周欲低着头望向自己被拉长的影子,她抬起脚试图踩上去,落了空。
“好,我知道了。”她回答。
挂断电话后,周欲的脑中仍然回荡着陈京驰刚刚的那句话。
“我们都是创作者。”
音乐中,词曲演唱都是相辅相成的部分,然而在创作初期,奠定整首歌基调的主导权实际掌握在了周欲的手里,她根本没想到自己能有这么大的权力,能决定整张专辑的风格走向。
陈京驰已经说了按她想要的写,看似没有要求,实际上带给周欲的压力很大。
她怕这首歌如果没能如他意,被踢出局后就再没了和他合作的机会。
回宿舍的路上,她找出了耳机,一遍遍地听着那首旋律demo,试图寻找一些灵感碎片。
说是国庆之后交词,但不同以往,这一次周欲对自己没什么信心,她想要当面跟陈京驰讨论歌词,就得赶在国庆节放假之前把词写出来。
到宿舍后周欲在书桌前坐了下来,听到范歆和安可嘉在讨论学校里的名人。
“男生里陈京驰没跑了,女生里祝琪算我们学校最火的了吧,她童星出道。”范歆说,“暑假刚拍了《日落之前》,估计今年过年上?”
“都没什么风声啊。”安可嘉感慨,“陈京驰把热度都抢完了,跟他一届的明星挺惨的。”
“说到这个,他新专啥时候上啊?”范歆问,“周周,你知道吗?”
周欲跟她们说实话:“第一首拿去编曲了。”
“那估计快了,录一下就能发了。”范歆刚说完,意识到什么,问,“新专几首歌啊?”
“三首。”周欲说。
“那他是另找人还是你接着给他写歌词啊?”安可嘉好奇。
周欲不敢打包票,只说:“第二首是我。”
“两万块!”范歆嘴巴合不拢了,“周周,你的赚钱速度已打败90%的大学生。”
“大胆点,99%。”安可嘉接了一句。
“没那么夸张。”周欲说,“这是按次计费,又不是时薪。”
安可嘉的注意力放在了别的上面,问:“我记得之前的征词公告上不是说可以跟他长期合作吗?”
“但是陈京驰不是签约了公司吗?”范歆找到了盲点,“他公司居然不给他联系歌词作者吗?”
“那他还征集歌词干嘛,我觉得这个费用应该是他自己出的。”安可嘉下完定论又不敢确定,看向周欲寻求认同,“是不是?”
她的话让周欲想到之前的那一万块,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就能把钱转过来,只能是他自己的账户。
在这一点上她不想说得那么绝对:“我也不知道。”
至于能不能长期合作,周欲的态度是走一步看一步,有些小聪明只能耍一次,从现在开始,她和其他人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陈京驰的话业提醒了她,在创作这条路上,她不需要迎合任何人的喜好,表达最真实的自我,传述最真挚的感情,这才是文字最初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