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从1984开始的淘金生涯> 第88章 临时起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8章 临时起意(1 / 3)

等到两人再走近一些,周景明用手电又照了下,见他们背着大包,在他们身上也没有看到枪支,稍稍放心。

武阳却是面色凝重地伸手碰了碰周景明:“周哥,是毛子,会不会是越境的谍子?中国话说得那么好,还带上本地口……”

可不是,来的这两人,身材高大魁梧,高鼻子深眼窝,头发卷卷的,正是毛子特有的长相。周景明理解武阳的心情。

想当初,他初到乌城地质队上班,见到毛子的第一反应也跟武阳的差不多,心里满是提防。这样想不是没有道理。

要知道,就即使是现在,咱们和大毛的关系还没有正常化。

自从五十年代后期,因为种种复杂原因,双方的关系逐步恶化,最终在六十年代初完全破裂,自此一直与对方保持着敌视态度。

到了八十年代,这种敌对状态虽然有所缓解,但离解除还要好几年。

这二十多年里,毛子派谍子从东北、西北一些地区偷偷越境,过来刺探收集情报的事情,时有耳闻。也许,年轻一辈会觉得武阳这样的想法很傻,很可笑。

但思考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当时的环境,就如同,这年头的男娃女娃,绝大多数都是在泥窝里摸爬滚打长大的,而后世,这样的孩子,只会被嫌脏。

生活环境不一样了。

哈依尔特斯河,发源于边境雪山,淘金点也在临近边境的深山河谷里。

生长在这年头的青年一辈,知道很多事情,珍宝岛、铁列克、外蒙边境陈兵百万,报纸广播经常在说关于两边关系的事情,加上从小受到的教育,甚至有关于珍宝岛的歌谣。

看到毛子长相的人,武阳第一时间想到谍子,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周景明小声问:“在东北你见过俄族人没有?”

“只见过一次,也只见过一个。有一次执行任务,经过乌苏里江江边的一个渔村时,看到一个当地的俄族渔民在打鱼。”

“不止是龙江那边有俄族,在西北,乌城、阿勒泰、伊犁、塔城这些地方,都有俄族生活,人口应该比龙江那边的俄族还要多。

咱们外地人都不远千里来到这地方淘金,本地人自然也不会守着金子不动心,还是有很多本地人进山淘金的。

他们比外地人更熟悉这里的山川河谷,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更有优势。

就像控制上游溜索的那队淘金客,其实就是本地的,算是地头蛇。”

“哦………”

武阳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周景明跟着又问了一句:“这两人你有没有印象?”

武阳摇摇头:“没有!”

周景明微微一笑:“我有印象,在一个矿点上,我看见过他们,别人干活,他们没有,应该是金把头……枪别离手!”

一路往上游河谷走,武阳的精力,更多集中在找到小金窝子时挖掘那些含金量很大的泥沙,而周景明负责淘洗,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观察那些淘金队伍的人手上。

在淘金队伍里的俄族人不多,正是因此,周景明反而印象深刻。

细细回想,应该是在那段有苦柳树倒在河滩上的河段,这迎面走上来的两人就是对面那淘金队伍里的人。

周景明和武阳在淘金的时候,有人跑去地窝子告知情况,他们钻出来远远地看过。

武阳明白周景明话里的意思。

他们是上游出来的,这两人也是从上游出来。

两人一路打游击,在那些淘金队伍的河对岸掏小金窝子,不少人都看得见。

那也就意味着,这两人很可能是一路跟着出来的。

当然,也可能是真的路过,看到这里的火光,这才找过来。

不管怎样,都很难排除他们动手抢金子的可能,一开口说的就已经不是真话。

打游击的淘金客,势单力薄,很容易成为别人的目标。

周景明和武阳小声说话的时候,那两人已经到了火堆边,打了个招呼后,自顾自地在火堆边跌坐下来。周景明不动声色地打量了两人几眼,心里越发确定,保持着警惕的同时,随手往火堆里添加些木柴,拨弄几下后,让火熊熊燃烧起来。

“晚上吃东西的时候,我们煮了砖茶,还剩下不少茶水,放的时间长了,已经冷了,你们稍等,我给你们热一下。”

周景明将火堆边的三块石头拨弄一下,将煮茶的锑盆架在火上。

哪怕在做这些事儿的时候,那把鹰兔牌双管猎枪,也是抱在怀里的。

“谢谢!”

年纪稍长的俄族人还挺客气:“本来进山的时候,我们也带了能烧水的盆子,结果,捆绑的时候没绑稳,在过河的时候掉河里,被水冲走了,这两天,热水都没能喝上一口,这河里的水,又浑浊,而且在这边喝多了生水,容易得包虫病,只能忍着。”

包虫病是一种流行于牧区的常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北疆、西海、甘州等地都是高发地带。这玩意儿,说是癌也不为过,很难根治。

早期没有任何症状,等发作了就经常出现胸部隐痛、刺痛、胸闷、咳嗽、咯血等症状,潜伏期能有二三十年,是一种让人很头疼的病症。

这些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