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不是造车厂吗?怎么改军工厂了> 第119章 我从不在这方面开玩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9章 我从不在这方面开玩笑(2 / 3)

,泛起了一层湿润的,晶莹的雾气。

“我有个兄弟,跟我一个宿舍的,学物理的,脑子比谁都好使。”

“他说,等仗打完了,他要去造咱们中国人自己的原子弹,让那些洋人,再也不敢欺负咱们。”“后来……”

周振邦的声音,哽住了。

他没有再说下去。

可陈明和林雪,都听懂了。

那个学物理的,聪明的年轻人,他再也没能等到,仗打完的那一天。

周振邦缓缓地,吐出一口浊气,那口浊气,仿佛带走了他胸中积攒了半生的,沉甸甸的,烽烟与离愁。他转过身,看着陈明,也看着林雪。

他那张被海风和岁月侵蚀得如同礁石般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一个无比郑重的,甚至带着几分托付的表情。

“小陈,小雪。”

“你们知道,我,还有何司令,还有钱老,吴总他们这群老家伙,为什么拼了命,也要把“09’项目搞出来吗?”

他伸出手,没有指向那戒备森严的基地,也没有指向那代表着国家权力的红墙。

他指向了校门里,那些正在阳光下,无忧无虑地,奔跑着,欢笑着的,年轻的脸庞。

“就是为了他们。”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柄万钧的重锤,狠狠地,砸在了陈明和林雪的心上!!

“就是为了,让我们这个国家,未来的孩子们,能永远像他们现在这样。”

“能在和平的阳光下,安安心心地,读自己想读的书。”

“能挺直了腰杆,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未来。”

“能再也不用,像我们当年那样,活在别人的枪口和炮口之下,活得,连条狗都不如!”

“我们这代人,把血流干了,把命拼光了,都值了。”

周振邦看着陈明,那双总是锐利如鹰隼的眼睛里,此刻,只剩下一种最纯粹的,将整个民族的未来,都托付于一人的,恳切。

“现在,轮到你们了。”

“为盛世铸剑!”

京城大学,物理系,三号阶梯教室。

这里被临时征用,成为了“09”项目的第一间“人才筛选所”。

教室里没有开灯,午后明亮的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将室内照得一片通明。

二十个年轻人,穿着一身崭新的蓝色学生装,像一排排挺拔的小白杨,笔直地坐在座位上。他们是整个京城大学物理系,从近千名毕业生中,经过最严格的政审和专业考核,层层筛选出来的,最顶尖的天才。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以全优的成绩,修完了从理论力学到量子物理的所有课程。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对自己的大脑,充满了绝对的自信。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怀揣着一颗“为国铸剑”的,滚烫的心。

他们的眼神,清澈,明亮,带着一种独属于天之骄子的,锋锐与傲气。

他们看着站在讲台上的那个年轻人。

那个只比他们大了几岁,却已经是传说中“09”项目第一副总设计师的,陈明。

他们的目光里,有好奇,有敬畏,更多的,是一种跃跃欲试的,不服输的战意。

陈明没有说话。

他只是拿起一支粉笔,转身,在那块被擦得干干净净的黑板上,写下了一道题。

【问题: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以初速度vo,垂直射入一个同时存在着匀强电场E和匀强磁场B的复合场中。电场E与磁场B的方向互相垂直,且都与粒子的初速度vo方向垂直。】

【要求:不考虑重力及空气阻力,写出该粒子的运动轨迹方程。】

一道,在任何一本大学物理的电磁学教材上,都能找到的,经典的,不能再经典的习题。

教室里,响起了一阵微不可闻的骚动。

不少学生的脸上,都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的笑意。

就这?

他们本以为,会是什么惊天动地的难题。

可没想到,竞然只是一道最基础的,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的分析题。

这道题,对他们这些已经把洛伦兹力和麦克斯韦方程组玩得滚瓜烂熟的天才来说,简直就像是让一个数学教授去做一道一加一等于二的算术题。

太简单了。

坐在第一排的一个戴着黑框眼镜,气质沉稳的男生,甚至已经忍不住,从口袋里掏出了钢笔和计算纸。他叫杨伟民,是这一届物理系公认的“第一大脑”,他的毕业论文,是关于广义相对论中引力场方程的一个全新解法,连他的导师都看得拍案叫绝。

他有绝对的自信,五分钟之内,就能把这道题的完美答案,写在纸上。

然而。

陈明接下来的话,却像一盆零下一百度的液氮,兜头盖脸地,浇在了所有人的热情和傲气之上。“这道题,有两个要求。”

陈明放下粉笔,转过身,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第一,一个小时之内,完成。”

“第二,”他伸出四根手指,“用至少四种,完全不同的,解题方法。”

“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