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北宋小饭馆> 衙内来找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衙内来找茬(2 / 3)

夹饼,若是不好吃,他要砸了那摊子!

谁承想竟卖完了!

他气呼呼地被下人扶到了一辆马车上。

黄樱哭笑不得,赶紧把摆摊位提上日程。

不过,她还是头一回这样近地看到马车。

北宋马是战略物资,价格很贵,几十贯乃至上百贯钱都有。

寻常人家出行都是驴车、牛车。马车是很少见的。

这小郎君家里定是高官。

她摸摸宁丫头的头,对爹笑道,“没事儿,小郎君这样想吃,说明咱们家猪肉夹饼味儿好呢。”

宁姐儿再性子活泼,也是个小孩儿,从小出生在下层百姓中,对权贵的畏惧是骨子里的。

黄樱将担子挑了,“咱们回家吃肉。”

宁姐儿注意转移了,“二姐儿又做什麼好吃的?”

立马忘了方才的惊吓。

“还未想好。三姐儿想吃甚?”

“咱们家好多肉呢!都能吃的吗?”

黄樱笑,“能呢。”

“羊肉也能?”

“不给自家人吃,还能给谁吃?”

小丫头立马高兴起来,蹦蹦跳跳往家走,“我还没吃过羊肉呢!”

这次照例是六十个饼,卖了1200文钱。

黄樱感觉到斜挎布包里沉甸甸的重量,心里很踏实。

谢家的赏钱虽多,却不如自个儿赚的踏实。

说起羊肉,要问黄樱头一道想做什么,她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是羊肉泡馍。

所谓家乡的味道,便是天天吃着并不觉着多好吃,一旦长久没吃,便要想念了。

这才几日,她已经想念小区楼下的小炒泡馍了。正好家里有烙馍。

路过一家卖灶具的铺子,黄樱心里惦记着烙饼,一眼瞧见了铁铛,——平底煎锅。

不愧是大都市东京城,这铁铛光是大小便分了三种,另还依着铁的用量,每种大小亦分不同价格,可满足各种需求。

她想要的,底要厚些,烙饼、煎炒都不易糊锅。

掌柜指着最贵的,“足用了五斤铁,底上便用了三斤,最宜煎炒。”

要整整一贯钱。

又瞧了瞧,铺里都是些锅、釜、盆、碗之类。

她问掌柜,“若我想要一种铁方盘,与这铁铛一般大,不需这般厚,可能做?”

掌柜捋着胡须,“这可不简单。小娘子是做着玩儿?”

黄樱笑,“我想做一种吃食要用呢。”

她的窑炉好了还得有烤盘才行。

“据某所知,东京城的铁器作没有这样的铁范。小娘子要做,便要从范做起,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呐。”

铁范便是铁模具,北宋铁器作用铁范较多,比陶的经久耐用。

掌柜的给她算了一笔账,“光是这开模用的铁,便得一百斤,匠人得做半月,光这个,也得数十贯钱,且小娘子只自个儿用,这铁范便浪费了。”

黄樱听明白了,“那若是找窑口烧瓷的呢?”

“小娘子说笑了,便问小娘子自个儿,在这茶楼酒肆,可瞧见方形的器具?难道是定窑、耀州窑的匠人想不出么?”

他摇头,“盖因方形工艺太难,成品太少了。”

掌柜瞧她钻牛角尖,劝道,“凭你要铁的还是瓷的,东京都没有方的,都得从模子做起,且得窑口清闲时候才有空呢,小娘子若做的少,他们是不划算的。”

“还请掌柜问问,若有合适的,我便做,尤其瓷的,不需多细致手艺,只要方方正正无裂隙便好。”

开门做生意,没有将钱往外推的道理,孙掌柜笑笑,“小娘子如此说,我少不得揽下了。”

黄樱笑,“有劳有劳。”

她拿着那大铁铛瞧了半日,扭头看向爹。

爹说:“买罢,你娘那里我去说。”

黄樱笑弯了眼睛。

三人走出铺子,黄樱背上多了一口大铁铛,跟家里大铁锅一样大,爹担子里还多了三十只瓷碗,并三十双木筷。

百姓们用的粗瓷便宜,一个五文钱,筷子一文钱一双。

宁丫头拍着小胸脯,噘嘴,学娘的语气,“乖乖!锅子也恁贵!”

想着要摆摊了,还得要把大青伞才行,又去伞铺买伞。

最便宜的桐油纸伞,竹柄的,三十文。

商贩遮雨雪那种大青布伞,一个要一百五十文。

黄樱咋舌,真贵。

那些高档的青罗伞,用湘妃竹、紫竹、檀木柄……装饰朱漆、彩绘、刺绣的,几贯到数十贯的都有。

黄樱又扛着青布伞出来。

宁丫头跃跃欲试,想要抗,黄樱放到她肩上,“若扛不动便喊爹。”

“嗯!”

小丫头甚是喜欢,小小的人,扛着比她人两倍长的伞,走得踉踉跄跄。路过的人都要往她身上瞧一眼。

黄樱想起来,原主记忆中,家中连把油纸伞也没有的。下雨时小丫头最喜欢看旁人打伞,很是羡慕。

黄樱心里软软的。

她停下来,爹和宁姐儿都看她。

“还有样东西忘买了。”

她牵着宁姐儿,又走回伞铺子。

小丫头疑惑,“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