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戏就能把姜闻拉来当演员,这种配置在圈内算不上史无前例,周墨安也不是第一个做到的人。
或者说周墨安存在着相似经历的前辈。
“姐,我记得你和我提过周墨安这个名字,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是和陆太郎陆导差不多,还是……”
李雪雪放下电话,看向正在化妆的李兵兵,声音中充满了好奇。
性格强势的姜闻放弃自导自演,甘愿让出导筒,将导演的位置让给一个年轻人,这个消息已经是圈内最大的新闻了。
要知道现在的姜闻并没有处于禁导期,周墨安也并非陆太郎那样…………
嗯,有个好爹、好老师的人。
突然提起这个被自己忽略掉的名字,李兵兵有了片刻的停顿,似乎是在脑海中搜刮为数不多的记忆。
说到底,她和周墨安不过是一面之缘,之后再也没有联系。
“很年轻,”
这是李兵兵的第一印象,大家都知道,陆太郎在拍《寻枪》时已经三十多岁了,是一个胡子拉碴的小老头。
但周墨安不一样,二十出头的年纪,青春帅气得不像话。
“但是他身上有一种很成熟的味道,让人感觉到非常矛盾。”
李兵兵的语气略显迟疑,视线不太敢和妹妹对上,鲜艳的唇角上扬弧度很小,可见她并不确定这种感觉的正确性。
化妆间里安静了下来,李兵兵没有其他要说的,李雪雪则是在思索要如何与周墨安相处。
至于化妆师,她只是一个可怜的牛马。
“姐姐有时间的话可以和周墨安加强联系,就算他成为不了名导也没关系,至少他的剧本很好,这一点就足够了。”
“万一周墨安后面写出来的剧本很好,我们就能占据先机,不被那几个人抢到。”
李雪雪的神色很认真,语气也很笃定。
四旦双冰的格局已经大概形成,李兵兵的敌人数量不少,想要保持地位、甚至再进一步,就要抓住任何可能的机会。
既然姜闻放心让周墨安执导电影,就说明周墨安和陆太郎的差距不大,可以相提并论,甚至犹有过之,结交这样的导演对李兵兵大有好处。
“好,但是最近应该约不出来。”
“《活埋》即将开机,周墨安会很忙,我给他发个消息吧。”
李兵兵爽快点头,拿起放在桌面上的电话,白皙、修长的手指迅速动作,一条简短的信息被发了出去。
能混到这个地步人都是人精,把握分寸是基本功。
“…………祝《活埋》拍摄顺利……”
“这些人还真是消息灵通,都赶在了一起,意思也是一个比一个简单直接,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
周墨安一边吐槽,一边将电话设置成静音模式,虽然频繁被短信打扰很不爽,但至少说明他现在有名气了。
身处娱乐圈,该有的应酬和人际交往必不可少,但不是现在。
牛皮吹得越满,被打脸时就越疼。
“你现在也是出名了,圈内很多人都把你视为陆太郎第二,能和陆导相提并论,可谓是前途远大,他们自然要打好关系。”
正在调试摄影机的宁昊揶揄一句,他没有抬头,周墨安看不到他的表情,无法确认是不是在讽刺自己。
对于圈内的这种论调,周墨安有很多话想说,话到嘴边,只归结成了一句话。
“大可不必把我和太郎相提并论。”
周墨安低声吐出一句,神色复杂,没等宁昊开口询问“太郎”二字为何意,周墨安已经想走远了。
圈内人只知道《活埋》在最近开机,但是他们不知道是在今天开机。
剧组里有很多大忙人,时间一个比一个宝贵,周墨安拖不起,也没必要拖下去,拍摄条件已经全部准备完毕。
《活埋》场景单一,姜闻演技纯熟,周墨安有把握在一个月之内拿下。
要是一切顺利的话,用时会更短。
剧组人员不是很多,常驻的加在一起也就二十多人,片场正中央是那口特制的棺材上。
此时的棺材盖半掩着,露出里面的木色纹路,整体长两米、宽七十公分,内壁装着微型轨道和隐蔽光源
“各部门最后检查。”
周墨安的声音透过对讲机传来,带着沉稳和冷静,他站在监视器后面,手指无意识地点着胳膊,眼睛紧盯着屏幕里的画面。
今天是拍摄的第一天,为了让姜闻迅速找到状态,周墨安直接拍开场的长镜头。
临时抱佛脚出来的导演,自然要用上邪修手段。
不管是否符合主流,好用就完事了。
大概的剧情是男主角从棺材里苏醒,在绝对的黑暗与狭小中意识到自己被活埋的恐惧。
这个镜头不存在剪辑,需要姜闻一镜到底,从混沌的苏醒到爆发的挣扎,情绪必须毫无断层。
宁昊蹲在棺材旁,最后调试了一遍装在棺壁内侧的微型摄影机。
半晌后,宁昊拿起对讲机进行汇报。
“机器没问题,角度锁死了。”
声音刚刚落下,灯光组立刻熄灭了棚内的主灯,只